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布什中東八年虎頭蛇尾

http://www.CRNTT.com   2009-01-13 07:40:30  


 
  預計奧巴馬入主白宮基本就緒之後,將對布什政府的中東政策進行戰略性調整,美國的對伊朗、對伊拉克、對中東和談、對阿富汗以及反恐政策都會作深度變革。

  2001年九一一之後,布什政府加強了反恐工作,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活動是減少了。但這是以長期的嚴格安全檢查和侵犯公民權利為代價的,這樣的反恐措施難以持續。

  另一方面,世界範圍內的恐怖主義活動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全球各地四面開花、尾大不掉。“基地”(基地組織)組織興風作浪,令美國和國際社會非常無奈。幾年來阿富汗局勢並沒有明顯的好轉,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卷土重來,在阿東南部非常活躍,使得美國新政府不得不考慮向阿富汗大幅度增兵助陣。

  諸如反恐之類的重大問題,偏於意識色彩,應該先營造良好的文化和宗教環境也即“軟環境”,將所謂的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盡可能孤立,然後採取一些綜合措施,才可逐步消除恐怖主義威脅。但美國恰恰沒有這樣做,不僅過度單純依靠武力和技術,同時一些激烈不當言辭大大惡化了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自己破壞了國際反恐的軟環境。

  反恐不會是美國的長期主線。正確的後退是為了更好的前進,只要美國從根本上調整政策,從伊拉克撤軍,促進公正解決以巴問題,改變對伊朗等國的政策,努力尋求與穆斯林世界和平共處。

  總之就是改變單邊霸權,改變雙重標准和咄咄逼人,那麼美國走出反恐泥淖並不需要多長時間。因為恐怖主義的存在歷史久遠,本不足以成為美國的重大威脅和對手,是布什政府把他們端上了台面,成為八年內的新敵人而已。


  巴勒斯坦是中東問題的題眼

  理順中東大局的關鍵是盡可能公正解決以巴問題。以2001年初美國和以色列政府相繼更替為標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以巴關係發展實際被劃分為兩個階段:即一,取得重大成就的大發展階段;二、新世紀初以來陷入衝突、倒退和停滯的階段。
但布什政府偏袒以色列的立場明顯,尤其是第二任期內嚴重忽視了這裡的問題。雖然布什政府在以巴問題上出台過米切爾計劃、特尼特方案,尤其是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但由於種種因素牽制,“路線圖”計劃根本沒有實施,反而是前以色列總理沙龍提出並實施了從加沙撤離的“單邊行動計劃”。

  以巴沒有按照2007年美國撮合的中東和會計劃實現和平,而2008年底以色列在遭到哈馬斯以火箭彈攻擊之後對加沙發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嚴重惡化了以巴關係,巴方700多人死亡,總體傷亡4000多人,已經引起國際社會公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