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新確立藝術批評的文化標準

http://www.CRNTT.com   2009-01-26 10:02:15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副所長賈磊磊。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訊/此間《光明日報》1月19日載文“確立藝術批評的文化標準”,文章引用丹尼爾•帕特裏克所說:“對一個社會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提出要重新建構藝術批評體系,確立一種能够承傳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藝術批評理論。全文如下:
 
  目前,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藝術領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數字化、高科技的普遍使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電影“以現實反映現實”的語言屬性,取而代之的是由“虛擬現實”建構的銀幕世界,電影從此進入了從“再現現實”到“虛擬現實”的歷史時代。電影原有的與現實世界的親緣關係被打破了。與此同時,世界優秀電影的進入不僅改變了中國電影的市場格局,也改變著中國電影觀衆的審美趣味和評價標準。在這種歷史語境中,如何重新建構我們的藝術批評體系,確立一種既能够應對當代電影紛繁複雜的創作現狀、有效地闡釋不同的電影表現形態,又能够承傳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藝術批評理論,對于我們解决藝術評價體系的結構性缺失以及關于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傾斜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文化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特別關注的丹尼爾•帕特裏克曾經說,“對一個社會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在相同的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在通常的社會語境中對一部藝術作品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幷不是政治理念的正確性,而是文化理念的正確性。藝術作品在政治上的正確是容易達到的一種生産規格,它保證的只是一部藝術作品的出生底綫,而文化的正確則是一部藝術作品的價值取向,它指向的是藝術作品的精神境界。對于一部藝術作品來說,判斷其文化境界的高低幷不是像判斷其政治意識的對錯那樣直接明瞭,判斷其文化意識的對錯也不像判斷美學意義上的美醜那樣可以在感性的層面上直接領悟。許多作品在政治與美學視野內是合理的,而在文化批評的視野內則不盡合理。

  在美學研究的視野內,對于藝術作品風格論的評述使批評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藝術語言的表現方式上;在歷史研究的領域中,對于藝術作品時間維度的考察使批評更關注同一題材在不同歷史階段內的縱向比較,而對于藝術作品中潜在的文化價值與文化意義的評價,幷沒有確立普遍適用的分析模式。所以,我們必須建構中國獨特的文化批評話語體系,使我們能够在一個更廣泛的文化視野內展開對于藝術作品的批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