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國,危機變革的典範

http://www.CRNTT.com   2009-02-14 06:37:45  


 
  通過對30家大財閥中的16家進行清理和重組,韓國打破了財閥體系;和日本一樣,這一體系曾利用政治關係、錢權交易和政府所謂做大做強的產業政策,長期從金融體系吸血來支撐自身的無限擴張,加上與工會勢力的結盟,即便效率低下、巨額虧損、壞賬膨脹,國有或背靠政府的銀行為避免出現崩潰和社會動蕩,被迫不斷向其注入資金,最終將整個金融和產業體系拖入僵化停滯的死胡同,這一局面,我們在日本泡沫破裂後的十幾年停滯期中已經見過;幸好,韓國沒有步日本後塵,他們斬斷了向財閥輸血的金融管道,關閉了11家銀行和600多家”第二金融圈”公司,把不良貸款率從12.9%降到2.4%。 

  同時,用金融監督委員會統一和簡化了金融監管體系,新的外匯交易法完全取消了外匯管制,全面開放債券、股票和貨幣市場,引入資產證券化、衍生品、信用評級和私人基金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新的外國投資促進法向外資放開了97%的投資領域。在短短幾年中,韓國社會的整個面貌煥然一新,外資大量湧入,終身雇傭制被打破,風險、競爭和創業的氣味充滿空氣,活力煥發的CEO們引人注目,文化產業迅速繁榮並向向外輸出韓流。 

  改革不僅讓韓國克服了危機,也大大提高了企業素質和經濟活力,在四小龍中,韓國遭受危機打擊最大,但復甦也最快,1999、2000年實現了10.9%和8.8%的增長率,並且當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時,它是四小龍中唯一沒有陷入衰退的地區,仍保持了3%的增長,同樣,在本次危機衝擊下,它又以2.5%的年度增長率在四小龍中排名第一,儘管此前四年其它三小龍的增長都快於它。相信,只要李明博的改革能堅持下去,危機過後,韓國的實力和地位都將獲得巨大提升,他們從上一次的危機改革中已經嘗到了甜頭,這次大概也不會錯過。 

  如今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各國政府都在絞盡腦汁尋求對策,然而多半著眼於企業拯救和短期刺激,而忽略了改進經濟長期健康和活力的制度改革,刺激或能取寵於一時,卻難免遺禍於將來,而危機恰好讓平時蒙混於普遍景氣之中的弊端暴露無遺,果斷割除,雖有一時之痛,卻可換得長期繁榮。(作者輝格 經濟學者)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