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食品安全法》出台背後的故事:三種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09-03-01 07:36:31  


信春鷹就《食品安全法》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胡迪攝
  中評社北京3月1日訊/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 三年內歷經四次審議的中國《食品安全法》草案2月28日上午經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至此這部匯集了民智、堪稱“精雕細琢”的法律終於正式出台,並將於今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國際在線今載專稿“《食品安全法》出台背後的故事——‘三種改變’”:

  從2007年12月進入立法程序到今年2月順利出台,15個月的立法過程中,《食品安全法》草案幾易其稿,最大範圍吸納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調整過法律名稱、範圍和立法節奏。內容方面的食品安全風險檢測評估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食品添加劑許可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設滿足甚至超出了民眾的期待;而立法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三種改變,更為這部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的重要法律打上了審慎、民主、務實、負責的注腳。
 
  五年磨一劍 法律名稱更改始末 

  十章、104條的《食品安全法》,最後一條寫明“本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同時廢止。”在該法通過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女士第一時間向中外媒體解讀說:“這部法律應該說是五年磨一劍,磨了很久,因為它太重大,它涉及的問題關係到每一個公民,也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 

  確如信女士所言,食品安全太重大,因為民以食為天。如果從頭追溯的話,《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發軔於2004年7月召開的國務院第59次常務會議,那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的決定》,並做出了修訂《食品衛生法》的決定。國務院法制辦隨後著手修訂工作,那之後的三年多時間裡,立法的最基礎工作鋪展開來,立法機關不斷聽取各方意見、多方調研、充實完善相關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