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暮年金岳霖談林徽因 此情只應天上有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08:55:58  


青年時代的林徽因
  中評社北京3月8日訊/此間中國網日前載文“暮年金岳霖談林徽因 此情只應天上有”,全文如下: 

  找個機會去拜訪金岳霖先生,是心儀已久的事。這不僅僅因他是中國現代哲學和邏輯學開山祖師式人物,還因為他有許多奇聞軼事令我好奇與疑惑。

  金岳霖一九一四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游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飽受歐風美雨的沐浴,生活相當西化。西裝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個頭,儀表堂堂,極富紳士氣度。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紳士。他酷愛養大鬥雞,屋角還擺著許多蛐蛐缸。吃飯時,大鬥雞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與雞平等共餐。聽說他眼疾怕光,長年戴著像網球運動員的一圈大檐兒帽子,連上課也不例外。他的眼鏡,據傳兩邊不一樣,一邊竟是黑的。而在所有關於金岳霖的傳聞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終生未娶。闡釋的版本相當一致:他一直戀著建築學家、詩人林徽因。

  一九八三年,我跟我的老師陳鐘英先生開始著手林徽因詩文首次編纂結集工作。林徽因已於五十年代去世,其文學作品幾乎湮沒於世。為收集作品,了解作者生平,這年夏天我們到北京訪問金岳霖。這時他已八十八高齡,跟他同輩的幾位老人說,他有冠心病,幾年來,因肺炎住院已是幾進幾出了。他身體衰弱,行動不便,記性也不佳,一次交談只能十來分鐘,談長點就睡著了。幾年前,在老友們的慫恿催促下,他開始寫些回憶文字,但每天只能寫百多字。這一年由於體力精力不濟,已停筆了。聽了這些話,我的心涼了半截。不過,一位熟知他的老太太的話卻給了我們一絲希望與鼓舞:“那個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現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我們找到北京東城區幹面胡同金岳霖寓所。進了他的房間,見他深坐在一張低矮寬扶手大沙發里。頭上依舊戴著一圈寬檐遮光帽,頭頂上露出綹綹白發,架著黑框眼鏡。瘦長的雙手攤在扶手上,手背上暴起一根根青筋。兩腳套著短襪,伸直擱在一張矮凳上。他的聽力不佳,對我們進來似乎沒有什麼反應。我們坐近他身邊,對著他耳朵,一字一句地說明來意。我趁陳鐘英先生跟他慢慢解釋的當兒,打量著屋里的擺設。屋里右邊,一張老式橫案桌上擺著一些書,桌邊掛著一根手杖,還斜靠著一根拳頭粗、一人多高、頂端雕有獸頭的漆金權杖,大概是學生們送的。作為哲學界和邏輯學界的權威與泰鬥,這根金色的權杖,於他是頗具象徵性的禮品。屋子右邊,則擺著一個有靠背的坐式馬桶。他要靠人扶著就此如廁。這金色的權杖與暗淡的馬桶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頓令我感到人生易老,時光無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