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蕭功秦:改革在不斷試錯中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09-03-21 09:17:05  


新權威主義現代化理論領軍人物、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蕭功秦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有人曾要求新權威主義現代化理論的領軍人物、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蕭功秦,在一分鐘之內把新權威主義表述清楚,他如是說:“只有在現代化導向的強勢政府引導下,形成的政治穩定,才可以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只有多元經濟的發展,才能形成社會利益主體的多元化與明晰化,以及利益主體互相之間協商精神與妥協的遊戲規則,這種多元主體之間的協商關係,才是民主的真諦。”在他看來,這樣一個漸進的發展路徑與邏輯,才是新權威主義的精髓所在。至于對未來30年的預測,蕭功秦表示:我一直提倡走小步,走穩步,不停步,這種試錯路徑會使我們有良好的回旋空間,要知道一個重大的決定一旦作出,就收不回來了,不如逐漸地試錯,來尋找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 

  以下是《時代周刊》記者日前對蕭功秦的訪談錄。
 
  時代周報:改革開放30年,您認為中國社會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蕭功秦:從一個知識分子的角度來看,30年最使人滿意的變化有諸多方面:經濟非常快速地增長,農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整個社會的微觀個體的競爭力被激活,國民的民族自信心大大地增強。過去的民族主義是通過意識形態的宣傳而形成的一種高調的凝聚力,它並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而現在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中國國力的真正強大唇齒相依,而且我們和大多數國家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百年來的中國人從此才有了一種真正的安全感。從辛亥革命以來的長焦距來看,中國找到了一條走向富強的現實的道路。 

  時代周報:有人說中國現在還是一個前現代國家,您怎麼看待這種說法?您認為現代化的內涵是什麼?
 
  蕭功秦:前現代國家這個提法不太全面,這個現代化的含義實際上非常單一,其潛台詞就是只有多元民主才稱得上是現代國家。我以為現代化國家不能以多元民主一個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民主體制必須和經濟發展、社會的多元化程度以及人們的教育水平、法制觀念相結合。在其他條件還沒成熟的時候,如果超前地實行多元民主化,你能說這樣的國家是現代化國家嗎?應該這麼說,我們正處於現代化進程當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