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大發國債對中國意味著什麽?

http://www.CRNTT.com   2009-03-22 10:01:35  


 
  實際上,美國大發國債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美聯儲直接購買美國國債之所以被看做“最强藥劑”,是因爲傳統的降息等貨幣政策手段已經失效,政府購買美國國債可以降低國債利率,帶動各類消費和商業貸款利率走低,進而刺激經濟活動,幷給通縮構築最有力的防綫。美國經濟的好轉是包括中國外向型經濟在內的全球經濟好轉的主要前提,從這個角度說,美國拯救經濟的所有努力都應爲我們所樂見。但同時,美國的這一措施又確確實實對中國的資産保全構成了威脅。 

  這枚硬幣的兩面實際上生動地復述了一個當代經濟史現象:美國向外部轉嫁風險越成功,美國的經濟就會越快好轉。反之亦然。因此,在我們對中國的美元資産感到擔心的眼下,其實要考慮的是一個問題:我們願意在多大程度上爲美國承接這種風險,以及我們有多大的能力承接强加的這種風險。 

  截至1月,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一直呈逐漸上升的態勢,現在達到了7400億。應該說,在沒有更好的、可容納中國龐大外儲的避險品種的情况下,購買美國國債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最好選擇之一。此外,增持美國國債本身已經表明了中國願意協助美國走出困境的意願。問題是,我們的良好意願不能以辛苦積攢的家底瞬間蒸發爲代價。這是付不起的代價。 

  在此情况下怎麽辦?其一,就此展開與美國的政治磋商幷建立相應的雙邊機制。在溫總理對中國在美資産的安全和流動性表示擔心後,奧巴馬作出了積極回應。我們應該將其回應的外交辭令推動幷轉化爲新的協議安排。協議的方向是爲中國這個最大的債權人的資産安全開闢保全通道。其二,提升對于IMF等國際金融秩序産物的改革要求。應該將建立代替美元的超級世界儲備貨幣作爲議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類似建議已經有國家提出,幷有望得到相當廣泛的響應。其三,完善外匯儲備的使用機制,對于是否進一步增持美國國債,以及對于中美政治、經濟合作的影響作更詳細的評估。 

  對美國,美國國債准貨幣化意味著短期經濟好轉和長期的通脹周期循環;對中國,意味著資産縮水和宏調政策選擇餘地縮小。這是個容易得出的判斷,但是却不易作出應對。在中國經濟需要美國經濟好轉、中國資産需要得到保全這個矛盾之下,是對中國在今後的世界貨幣體系中應該扮演什麽角色的一次淩厲考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