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郎咸平:高盛如何綁架美國政府

http://www.CRNTT.com   2009-03-25 07:42:49  


 
  高盛在美國政府中一直保持著較好的聲望,也在悄悄地操控著美國經濟。而在與各大公司的交手中,高盛也多數處於獲利的位置。華爾街曾經盛傳,是高盛的背後操縱導致競爭對手雷曼兄弟的破產,《石油戰爭》的作者恩道爾也在書中多次提到高盛如何操縱石油價格。匯豐銀行股價的連續下挫,以及很多中國企業損失慘重的交易中都有高盛的身影。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家企業失手於高盛? 高盛又是用什麼手法從全世界席捲大量資本的呢? 

無處不在的高盛 

  我們不要認為高盛跟我們無關。任志剛,就是香港金管局總裁在2009年2月2日暗指匯豐銀行遭到操控。被誰操控?下面是我的分析。高盛寫了一個研究報告,說匯豐銀行的壞賬準備應該會高達301億美元,虧損會高達15億美元。因此這家銀行的價格會從七八十塊跌到49塊。這個報告一出來,這個公司一周內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價一周內下跌25%。 

  高盛又寫了一份研究報告,高度看空中國石油,雖然包括申銀萬國、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大力推薦中石油,可是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發布相反的報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那麼高盛等銀行在2004年,在國有銀行要改制的時候,相繼發表一些文章跟看法,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說壞賬太高了,不值錢,你們都別要。結果誰要了,高盛自己去買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占有的美國銀行以一塊多錢的價格收購了建行上市的股權。結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商業銀行對外宣布,由於次債危機,他們遭到重大損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們賺到了1300億。100塊乘以13億人口就等於1300億,就被這些大行席捲一空,相當於每人出了100元。 

  各位還記不記得越南危機?發生在2008年4月的越南危機是越南的大悲劇。可是我們注意到了,這個國家在2007年出了問題,可是到了2008年3月之前,以高盛為首的國際投行一再地呼籲大家買入。他們對越南的評價有八個字,叫做:越南概念,亞股新寵。這篇文章是2007年5月14日發表的,文中講到高盛把越南納入新鑽石11國。在它的力捧之下,越南的股價、樓價拉高,最後到2008年4月呢,不知道什麼原因,所有資金全部撤出,股價大跌,樓價大跌,只有一個不跌,就是通貨膨脹高達25%。這就是高盛。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這麼說,以高盛為首的這些國際金融資本,他們就是這一場金融海嘯的真正背後操縱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