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泰國亂局 泰王緣何“三緘其口”?

http://www.CRNTT.com   2009-04-15 11:36:03  


 
  緘默並不是沒有立場。對反他信軍事政變及親他信的沙馬、頌猜下台的緘默,意味著對行動的默認。而對阿披實政府以和平為首務的呼籲,則是對新政府的支持。泰國局勢每到關鍵時刻,泰王都起核心作用。

  “紅衫軍”衝擊東亞峰會會場,令會議流產,包圍內政部,圍攻總理阿披實,其行動早已突破政府所能容忍的底線,但泰王至今仍未對事態發表評論。國王清楚,“挺他信與反他信”之爭,實際上是泰草根階層與中產階級兩大利益集團的對立,儘管泰王可以不信任他信,但不得不顧及他所代表的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的草根階層。在局勢完全明朗前過早出手,就會失去迴旋餘地,陷入被動。國王出手可能會導致軍人重新掌權,從一九三二年泰首次發生政變至今,泰國經歷了數屆軍人政府,其間雖有文人政府也是短命的。泰國重新回歸軍政權無疑是對泰國民主進程的打擊,這一點國王不得不考慮。泰王普密蓬現已八十一歲高齡,其對局勢的控制能力與過去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

  “紅衫軍”行動再次把泰國推到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對他信而言,利用金融危機對社會底層的衝擊,實現政權更迭,是他結束流亡生涯,回國執政的唯一一次機會。而對阿披實政府來說,此役是保住持續一年抗爭勝利成果的關鍵。兩派政治力量的爭奪已經白熱化,泰王恐已無退路。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