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美國為強權外交付出代價

http://www.CRNTT.com   2009-04-25 10:27:26  


美國為強權外交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訊/資深評論員黃海振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美國為強權外交付出代價”。作者認爲,美國的“強權外交不但對他國造成傷害,也將美國自己擺在全球的對立面,付出難以恢復的沉重代價。”文章内容如下:

  白宮最近連續向伊朗示好;眾議院7名議員歷史性訪問古巴;對拉美及伊斯蘭國家不斷揮舞橄欖枝;說明奧巴馬政府正在全面調整幾十年來的強權外交政策。據美國國會議員披露,美國的“外交工作正起著方向性變化”。長期以來,美國以“我”為中心,向全世界強行輸出“美國價值觀”的強權外交政策,結果引發世界各國的強烈不滿,美國也因此付出沉重的誠信代價。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德伯格撰寫文章認為,美國應該推行外交政策的道義核心,採取務實的措施,避免繼續引發與亞洲國家、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和歐洲盟國的不滿情緒。徹底扭轉克林頓和布什政府過分強化意識形態的“非現實”策略。對內,有利於兩大黨步調一致;對外,開創全新的外交時代。 

            將自己擺在全球對立面 

  美國強權外交的最突出表現是,在白宮作出有關國際事務的重大決策時,完全不考慮別國的意見,不顧國際社會甚至是同盟國的強烈反對,不將他國放在眼中,一意孤行。在中東偏袒以色列,結果使衝突升級;拒絕簽訂《京都議定書》,帶了壞頭;不顧各方面反對,在世界範圍內佈置導彈防禦系統,形象大損。強行要求各國作出選擇,“要麼站在我們一邊,要麼站在恐怖主義的一邊”;隨意對他國指手劃腳、恐嚇等都破壞了美利堅的形象。以莫須有的罪名,進攻和入侵伊拉克,結果讓自己深陷泥潭,無法自拔。強權外交不但對他國造成傷害,也將美國自己擺在全球的對立面,付出難以恢復的沉重代價。 

  美國的強權外交歷史應該追溯到上世紀中葉,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曾提出,為了確保自由世界的成功,美國願意付出一切代價,承擔一切責任。里根政府也賦予自己領導世界的責任,使外交活動成為白宮政府的最主要活動。歷屆美國政府總是希望將美國的利益強加給聯合國,居然多次表示要對聯合國進行“美國式改革”,要按照美國的意願改造聯合國。幾十年來,美國習慣以世界警察自居,利用軍事和經濟手段對這個國家進行制裁,對那個國家進行軍事威脅,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強加給他國。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的外交政策更加肆無忌憚,結果讓美國的強權外交進入瘋狂期。 

            強權外交禍及美國社會 

  九一一事件後,白宮政府一度收斂推行強權外交,並適當改變了外交策略,主動和世界各國聯繫,尋求建立新的同盟,以便整合力量對付恐怖分子。這時的美國國會答應支付長期拖欠的聯合國會費;布什還兩度訪問北京,支持中國加入WTO;主動要求歐盟恢復談判禁止生物武器;以減少外交摩擦。但時過不久,美國又舊病復發,故態復萌,在對待中國的外交方面,一方面強調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又對台灣擴大軍售。每隔不久,美國還製造名目多多的“中國威脅論”。在對待西藏問題上,耍流氓手段,長期支持“藏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 

  正當美國的強權外交政策,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質疑和反對的同時,也使美國人民對政府的外交策略表示懷疑和反對。民主和共和兩黨更加為外交政策爭論得不可開交,因為推廣美國價值觀的外交,使大眾意識到此舉並不符合美國倡導和民主精神。許多美國人認為,美國應該降低批評他國的聲音,解決自己的社會、經濟和法律等諸多問題。美國政府不應該將自己視為世界的軸心、權力的支配者、世界經濟的引擎。說明美國政府的強權外交,也禍及到美利堅內部,付出沉重的社會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