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09—2010年經濟形勢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09-12-25 08:28:32  


 
  第四個抑制復甦的中短期因素是歐洲和美國等產能利用率仍處於低水平。10月份的數據已經出來,美國產能利用率是71%,正常的情況下一般要達到80%—85%,歐洲的情況比美國還糟,是70.7%。產能利用率低意味著投資不可能大規模復甦,很難想象有更高的增長。

  最後一點,主要發達經濟體在宏觀政策上的顧此失彼。美國的金融政策特別是利率不可能上升,主要原因就在於80%銀行資產都和有價證券連在一起,如果利率上升,有價證券價格必然下降,美聯儲是不敢這樣做的,而這樣的結果一定是引發美元走低。這裡有很多因素都是攪在一起的,不可能有完美的政策選擇。

  文章認為,從長期來看,周期性增長的長期條件還不具備。第一,勞動力成本在緩慢上升,當年柏林墻倒塌、中國和印度的改革開放等引發參與世界分工的勞動力數量激增及全球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局面已經不再。其二,缺乏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現在人們對新能源、綠色經濟等等的期望很高,但實際上新能源占GDP比例還很低,而且投資周期長,風險很大,它能走多遠還取決於傳統能源的供應狀況,特別是石油的價格,所以這裡不確定因素很多,包括一些政治上的因素。其三,資本的支撐作用不再,金融部門可能有未披露的巨大虧損,金融監管將進一步加強,資本可能更多流入房地產等等,很難指望大規模的金融市場支撐一個新一輪的增長。

  從結論看,整個世界進入了反彈期,有的時候可以看到反彈的非常強勁,但是很難下結論說實體經濟已經進入了復甦周期。

  關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有一個經濟形勢分析預測報告,GDP增長今年我們“保8”沒有問題,估計能夠達到8.3%,明年估計是9.1%。當然這裡還有很多條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進出口,今年是負增長20%,希望明年會有一個大的反彈,達到17%—18%。

  文章指出,明年有一個挑戰,就是經濟過熱的可能性現在開始增大。明年上半年GDP增速有可能達到10%甚至11%,主要原因包括投資增長過快,企業流動性充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保持高速,政府消費規模大;需要指出的是出口,今年出口為GDP貢獻是-2.9%,明年這塊可能顯著恢復增長;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將引發境外資金流入。通貨膨脹預期現在應該講還沒有完全形成,但有可能形成資產泡沫。

  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的另一個潛在挑戰,是現行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可持續性問題。我們需要改變生產方式,再加上自己的產業結構調整,人民幣如果低估的話,一定會把資金往出口、貿易部門引,非貿易部門特別是服務業的發展就起不來。所以增長方式轉變更多依靠內需,產業結構變化也和匯率政策有關係。人民幣升值預期已經形成,現在有經濟學家開始預測有多少熱錢進入中國,會產生什麼影響。但由於美元現在非常不穩定,貶值壓力和升值壓力並存,所以預測美元是非常難的事情,按照索羅斯的話講,“預測的成功主要是你對人性的理解,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取決於對民族的理解”。但從統計數據來看,美元兌歐元、日元的低估已經在20%以上,和它過去十年的平均值來看也低估了10%以上,所以美元的走勢儘管有波動,趨勢還是向下,但離谷底已經不遠,不排除反彈的可能性。畢竟美國還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綜合實力最強,特別是當世界遇到新一輪的二次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匯率還是會上升。

  總體來說,世界經濟走勢反彈跡象現在非常明顯,但全面復甦動力不足;從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來看,2009年總體平穩,但明年有可能出現一些潛在的風險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