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上海世博,尋找中國價值觀

http://www.CRNTT.com   2010-01-11 11:13:58  


 
塑造中國的價值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似乎更多只是一種經濟利益關係,其維繫主要靠中國日益發展的經濟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在和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交往中,中國並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把一些政治價值作為前提條件。在中國看來,發展中國家的很多問題,甚至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暴力行為,都和經濟社會的落後有很大的關聯。

  但近來中國在外交政策上面臨的國際壓力越來越大,除了西方對中國意識形態的指責外,一些發展中國家也認為中國到處找礦買油的行為難以接受。把這些批評完全歸咎於對中國的無知、誤解和冷戰思維,或者對中國經濟成就的酸葡萄心理,無疑是不客觀的。

  “價值觀”一詞進入外交詞匯的時間不出百年。昔日的國際關係涉及的往往只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關係,“價值觀”一般不在考慮之列。老的西方殖民者在掠奪東方國家的財富時不大會考慮民主﹑平等和人權等價值觀問題,這也是中國反感西方“價值觀”外交的重要原因:你過去不講這個,現在憑什麼用這個要求我?

  但問題是,時代已經變了,西方過去不講價值觀,並不意味著現在就不能講,從赤裸裸的利益訴求到涉及是否善惡的價值判斷,這在政治倫理上是一個重大進步。作為一個大國,如果不能更多依靠國家的制度創新與價值觀上的吸引力自然地吸引外部國家的靠攏,而是完全依靠經濟手段或提供援助的方式,這樣的對外關係必將成為沉重的負擔。有了不移不易的核心價值觀,與世界相處就有了原則和標準,自身形象清晰可辨。倘若不是這樣,當一個國家和民族失去了永恒的價值追求,在處理與他國、他民族事務時沒有基本的原則,僅僅以一時的利益需求和好惡作為取舍標準,將很難得到世界的尊重。

  中國過去幾十年所發生的變化之大,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相提並論。急劇的變革導致傳統與現代價值的激烈衝突,國家或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視線已然模糊。如果說在建國之初,中國對自身的定位很明確,我們是屬於第三世界的共產黨國家,支持什麼、反對什麼的行為準則也很明確,那麼我們今天似乎已沒有這種清晰的自我判斷,故而時常處於某種猶疑、仿徨甚至自相矛盾的狀態,很難表現出前後一致的對外形象,而更多是實用主義的權宜之計。

  顯然,重建國家核心價值觀和外交價值觀以適應全球化潮流和中國自身的變革,已經刻不容緩。國家核心價值觀,不僅要反映在政治文化與制度層面,還必須體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成功建構及其社會凝聚與秩序整飭功能的有效發揮,必須基於廣泛的社會共識,有賴於政治領袖、社會精英與全體國民長期的共同努力,不可能單靠國家權力或少數人的意志強行灌注,畢其功於一役。茲事體大,其過程必定是異常複雜、艱難甚至痛苦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建設首先必須依托自身的文化傳統。倘若完全拋棄傳統,只是對西方現有價值觀的重述的話,中國仍然很難在價值競爭中突圍。只要我們還處在全面學習別人的階段,我們就不是真正的強大。中國的國家價值觀,是應該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充分吸納合理的現代普世價值,既能夠反映自身的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又能夠適應世界基本潮流,反映人類共同的需要。

  上海世博會作為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册類世博會,是中國發展和進步過程中的一件大事,我們有理由感到驕傲,但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在各個層面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並奮起直追。在這個過程中,塑造讓世界認同和向往的價值觀,是一個尤為痛苦和艱難的歷程。(記者:趙靈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