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時代》:美尋找亞洲經濟崛起秘訣

http://www.CRNTT.com   2010-02-06 11:11:50  


 
  當然,需要看到的是,中國經濟模式也可能產生一些問題,例如產能過剩、效率不高以及出現資本泡沫等等。更重要的是,政府介入促使國家經濟發展的看法是不夠準確的。

  事實上,中國真正的發展正是始於政府給經濟鬆綁,允許外資和民營企業發展。同樣的道理還適用於印度,而韓國、新加坡和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動力也是私營企業出口。實際上,放眼整個亞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一直是市場,而不是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快速增長的亞洲經濟體都是通過參與全球化進程、擴大自由貿易和資本自由流動取得了經濟迅速增長。相比之下,日本正是由於當年官僚政治對經濟干預過多,才導致其經濟在此後20年中一直增長乏力。

  在亞洲,除了中國外,還有不少國家的經濟近年來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其中包括印度和越南,他們與中國發展的道路不盡相同,卻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韓國和台灣地區的領導人認為,減少政府干預對於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日本新任首相鳩山由紀夫明智地作出削弱官僚權力的決定,並將其作為首要政策目標之一。亞洲正成為推動自由貿易的領軍者,各項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正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力度。曾經被指為國家資本主義的印度去年就和韓國以及東盟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在經濟中的作用同樣在發生變化。

  亞洲的發展表明,經濟正日益以市場為導向,在中國亦是如此。中國正不斷推進經濟自由化。今年1月,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兩者合作所產生的潛在客戶數量將超過北美自由貿易區。中國政府近日還原則上批准推出股指期貨。因而,現在的問題不是其他國家是否應該模仿中國式經濟模式來應對不斷變化的世界經濟,而在於變化中的世界經濟會給其經濟模式帶來什麼改變。

  文章最後指出,亞洲的經濟增長不存在什麼古老的智慧秘訣,也沒有美國必須複制的特殊經濟模式。事實上,促成這一增長奇跡的還是美國人所鐘愛的自由經濟。在美國受到質疑的民主資本主義又重新在亞洲生根發芽。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人想到亞洲學習正確的發展經驗,卻發現這些本可以在國內找到。(來源:時代周刊;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