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利地震檢驗體制:失控國家VS失靈國家

http://www.CRNTT.com   2010-03-02 10:55:20  


智利重災區康塞普西翁震後情況(2010年3月1日攝)。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地震是令人痛惜的天災,但也是檢驗體制和國家的“試金石”,地震顯示像海地這樣的國家容易變成“失敗國家”,而像智利這樣的國家則僅僅是暫時的“失靈國家”。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今天登載文章《智利地震檢驗體制:失控國家VS失靈國家》,內容如下:
 
  2月27日,智利發生8.8級強地震,目前統計的死亡人數已達750人,這和1月12日海地7.3級地震死亡20萬人以上比起來,可稱非常輕微。海地著名雷鬼歌手Fanfan Bozot悲哀地說,“智利是負責任的政府,而我們的政府是無能的”。

  智利地震的震中距離大城市較遠,是原因之一。此次震中馬烏萊距康塞普西翁市115公里,距首都聖地亞哥325公里,而海地地震的震中距離首都太子港僅16公里。但是儘管如此,智利受損房屋也達150萬棟,但死亡人數卻如此輕微,這應歸功於智利政府對房屋結構的監督。

  智利是地震多發國,因此在房屋結構方面非常注意。智利的建築多數都裝有阻尼減震控制系統,鋼骨架可隨震波擺動,這可以給人們寶貴的逃生時間和空間。而在海地,其建築多為混凝土結構、磚混結構,很多建築沒有鋼筋,或者柱子裡鋼筋太少太細,這樣的建築在地震波的晃動下,極易倒塌。

  兩國政府的救災效率也非常懸殊。智利地震之後,智利政府按照應急救災機制有條不紊地展開救援活動。政府各部門搜集和報告災害,向國際社會發布消息,消防隊和軍警積極救援和維持秩序。供電已經恢復,飲水供應也正常。即使受災最重的康塞普西翁市出現了少數群眾搶掠商店的情況,但瑕不掩瑜。反觀海地,地震之後,政府各部門立即徹底癱瘓。太子港搶掠橫行,如果沒有國際援助和國際維和部隊,海地基本進入一個無秩序的叢林狀態。

  地震是令人痛惜的天災,但也是檢驗體制和國家的“試金石”,地震顯示像海地這樣的國家容易變成“失敗國家”,而像智利這樣的國家則僅僅是暫時的“失靈國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