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國政協可為促進兩岸交流實行大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0-03-04 07:58:02  


 
  就在這次全國政協會議之前,胡錦濤到了與台灣島一海之隔的福建省視察台資企業,再次強調“凡是對廣大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辦,並且說到做到。現在兩岸正在商談‘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這是一件促進兩岸經濟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好事。在商談過程中,我們會充分考慮台灣同胞特別是台灣農民兄弟的利益,把這件事辦好”。相信,這也是全國政協和今後工作的指導方針。雖然說,人民政府不象中國共產黨那樣,因與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共同發表了“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可以根據其中的“建立黨對黨定時溝通平台”的共識,進行不同層級的黨務人員互訪,及舉辦“國共論壇”;也雖然,人民政協未能像中央政府那樣,直接參加與台灣的經濟文化交流工作,但仍可從自身優勢出發,與台灣各界開展進行交流。比如,明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國政協就可聯同其組成單位之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一道,與台灣地區的相關機構如中國國民黨、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等,合作舉辦紀念活動,並組團前往台灣參加當地相關團體的活動,參觀與辛亥革命有關的遺址,如孫中山、林渭水等人的故居等,或是以全國政協的名義,邀請台灣地區相關的機構到大陸地區參訪,拜謁武昌紅樓、廣州黃花崗烈士陵園和南京孫中山陵園等,並進行有關辛亥革命和“就政協”的學術研討活動,使之成為“國共論壇”的一個重要子論壇。

  實際上,在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館藏的國共兩黨交往史資料中,就有當年“舊政協”的檔案資料。──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進行了著名的“重慶談判”,簽署了“雙十協定”。根據這個協定,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政治協商會議”〔即後來所指的“舊政協”〕在重慶開幕。參加會議的有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和民主同盟等黨派的代表及社會賢達的代表共三十八人。會議達成了“和平建國綱領”、國民大會、政府組織、憲法草案、軍事問題等五項決議。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商討召開建立新中國、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會議,也叫,“政治協商會議”,只不過是為了區別一九四六年召開的那次,而採用了“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和“新政協”的提法,而把一九四六年的那一次會議稱為“舊政協”或“舊政治協商會議”。當年曾參加“舊政協”的赴台人員,基本上已不在人世。但他們的後人還在,他們所代表的那個階級及政治集團,仍在台灣政壇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民政協在開展對台交流聯誼工作時,似宜好好地利用“政治協商會議”的品牌及名器,說明“人民政協”與“舊政協”的某種關聯,闡明“對等談判”的意義。這也可算是做台灣人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將人民政協在履行國家統一大業方面的職能,進一步推向深入細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