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應從高速經濟增長轉向適度增長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0-03-31 08:38:13  


中國經濟已經具備了轉向第二個20年甚至更長時期經濟適度增長的基礎時期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包括很多內容,首要要轉什麼?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楊秋寶文章認為,首要是轉速度,從突出速度的高速經濟增長向注重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適度經濟增長。

  為什麼提出這個觀點?現在有兩個很重要的說法,一個說法是經濟結構調整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內容,擺到第一位的。第二個說法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我要強調的觀點是轉速度也就是向適度的經濟增長轉變,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首要方面。

  文章稱,經過30餘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我們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同時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唯一一個長期維持高達9.8%的經濟增長的國家。但同時我們也積累了很多問題,資源耗竭、環境惡化、發展失調等問題突出。因此長遠來看,中國還要保持像前30年那樣長期高達10%的高速經濟增長,缺乏可能性和現實性。

  如果一定還要保持20年-30年GDP10%的高速經濟增長會有什麼結果?其結果肯定仍然是粗放型的高速經濟增長。所謂的全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比如調結構,比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比如說節能減排,是沒有辦法實現的。

  文章指出,轉向適度增長,是中國全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一個成本,這個成本首先就是要把速度降下來,只有把速度降下來才能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空間,才能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力量。

  從10%左右的高速經濟增長轉向適度高速經濟增長其實也符合人類進入工業化的歷史規律。近百年以來發達國家在工業化推進過程當中,經濟增長率變化的規律是,在保持了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長後都出現了經濟增長減速的情況,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莫不如此。這是一個規律性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