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波:恐怖襲擊與其社會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0-04-07 11:50:52  


2月9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個葬禮上,母女兩人向她們在莫斯科地鐵爆炸事件中不幸喪生的親人訣別。2月6日的莫斯科地鐵爆炸事件共造成39人死亡,130多人受傷。新華社/法新
  中評社北京4月7日訊/“2004年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中唯一活下來的一名綁匪在接受審訊中,法官問他為何如此精於武器的使用與交戰之道,他回答道:‘這件事你們已經教了我十年了。’他指的是延續十餘年的車臣戰爭。”此間《經濟觀察報》今天登載劉波的評論“恐怖襲擊與其社會根源”,內容如下:

  3月29日發生在莫斯科的地鐵爆炸事件,使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居民心頭湧起一絲寒意。在過去的幾年裡,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印度孟買等許多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都曾遭受過恐怖襲擊。在世界各地,恐怖分子的目的都是製造盡可能大的震撼效果,從而引起世人對其民族主義或政治訴求的關注,於是公交系統中擁擠的無辜百姓成為他們的首選襲擊對象。這些孤獨的個人或者因為經歷戰火而滿懷怨憤,或者心靈為某種狂熱的意識形態或信仰所束縛,從而以簡陋的設施與低廉的成本製造震撼世界的慘相,挑戰那些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恐怖襲擊以最震人心魄的方式暴露了全球化與高科技時代國際衝突與族群衝突的不對稱性,襲擊之後人們的無奈也暴露了這個問題的難解性。近年來,政治領導人的強硬表態與決心宣示、國民的同仇敵愾、國際社會的嚴詞譴責,是每次恐怖襲擊之後都會出現的景象,但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明顯的成效,襲擊還是在不斷發生。像“國際反恐合作”這樣的口號也缺乏實質性的意義,因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恐怖主義團體並不構成在意識形態或政治目標上同質的整體。 

  激發恐怖活動的怨憤往往植根於延續多年的種族或宗教衝突,例如昔日愛爾蘭共和軍恐怖襲擊的背景是英愛兩國的百年恩怨,伊拉克當前的恐怖活動與2003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密切相關,而已被認定為此次爆炸元凶的車臣武裝分子的恐怖活動,則發源於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南部邊境的長年動蕩,以及20世紀90年代的兩次車臣戰爭,而其遠因則可追溯到兩百多年前沙俄對高加索地區的逐步征服。他們的主要意圖是在長年的血腥纏鬥之後再次向俄羅斯尋仇抱怨,宗教矛盾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