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人看大陸:一個網絡 兩個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0-04-17 10:48:48  


我從這裡觀察了一個很不一樣的大陸……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訊/“我跟微博(http://t.sina.com.cn)乃至大陸互聯網的淵源,在於我從這裡觀察了一個很不一樣的大陸……”大眾網昨天登載台灣資深媒體人宮鈴的文章“一個網絡 兩個世界”,內容如下: 
  
  我跟微博(http://t.sina.com.cn)乃至大陸互聯網的淵源,在於我從這裡觀察了一個很不一樣的大陸。許多網友剛開始加我關注時,我感覺大多是為了好奇。一個台灣人、台灣女性在這裡開微博,跟她聊聊天吧,看看她說些甚麼。

  在微博,我沿用了我為自己在先前博客取的筆名——胡同台妹。台妹在台灣人的概念里就是對女性的統稱,衍伸出來還有台媽、台姐,因為張震岳“我愛台妹”這首歌,我以為年輕網民應該都可以理解胡同台妹,就是一個在北京生活的台灣人,但我錯了。先是有人把這個台,聯想為“坐台”。對此,其實我很憤怒。使用胡同台妹這個筆名已經兩年多,還是頭一次有這種情況發生,甚至有人認為我就住在胡同里,我沒那麼富有,住不起四合院哪!對我而言,胡同就象徵著北京,也是我對北京的第一印象,這個筆名對我的意義是深刻且不凡的。因為我的姥姥就是從“北平”的胡同去到台灣。而她對我訴說的,就是胡同的種種。被人以這樣的質疑與詢問,對我的情感是很大的傷害。然而這樣的質疑似乎就是大陸互聯網的特色之首─直接、而無論對這個陌生可能的傷害。

  在用字遣詞的直率里,我感受更多的是凶惡的語氣。回想起04年第一次到北京,我總感覺身邊的人都在生氣、都在罵人,而感到恐懼。在網絡上彼此看不見面孔的交談、文字沒有表情,於是當口氣化為文字,那樣的凶惡就更加刺傷我了。因為堅持使用我熱愛的正(繁)體字,我曾無數次被凶惡的質疑,為什麼不能入境隨俗。有意思的是,當我宣稱自己是新加坡人故而使用正體字,卻能立刻獲得諒解,但台灣人的身分就不行。我不禁想,包容,原來不是對同胞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