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大壯:兩岸趨密切 香港亦危亦機

http://www.CRNTT.com   2010-04-23 08:12:37  


  
  作為委員主席的李大壯指出,從商業層面而言,金融服務業肯定是最主要推動合作的範疇,港府提倡的六大產業,當中的創意產業,與台灣合作也有很大空間。喜歡美食的他以煮食成比喻:“我們是兩條腿走路,有些可以在短期內做到結果,就像煮即食麵,另一方面要加強合作,促進雙方交流,要吃一品窩,就要時間煮。” 

  加強交流不只是空口說白話般容易,“有朋友說到台灣(做生意)無機會,去過一次半次就話沒得做,我聽得多。但我覺得不對,台灣的工業製造業比香港大,香港沒資格看不起人。” 

  正是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阻礙了港台的進一步合作和發展。李大壯以台灣旅遊為例,有人旅遊並無目的,有的為深度旅遊,如一想起泡溫泉,都先想到日本,但只要懂得選擇,台灣也有好地方,但礙於宣傳不足,香港人對台灣的深度了解不足。 

  所以委員會要做推手工作,要雙方多了解,通過了解和交往,才找能找到商機。同時身為香港貿發局“港法貿易夥伴委員會”港方主席的李大壯,以與法國打交道的經驗指出,雙方存有差異,就必須多作交流,長遠對雙方都有好處。“我們經歷兩次會議後,才找到合作點,頭一、兩年都是互相聆聽理解的階段,建立互信機制,例如香港需要綠色設計,就找來了法國公司設計香港設計中心,將法國的新思維和香港的需要配合。”席間,他拿了一份為製作精美,介紹中環灣仔一帶的歷史街道地圖,當中詳細羅列了當地的歷史,這是一份與法國企業組織製作的地圖,“你可能只是出一本書,給一個路線圖,他們回去後說起,會吸更多人來。”從05年至08年,香港對法國貿易額增長達22%,以雙方都是經濟成熟體說,已是不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