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12年或成“石油末日”的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0-04-26 14:17:55  


 
新聞鏈接:新能源爭奪戰 為什麼有人不接受“石油末日說”?
   
  每秒都有平均1000桶石油,40噸鋼鐵,1.1噸銅和200公斤硫磺變成黑煙消失在空氣中。能源供應的鴻溝即將來臨,而你還不知道。 

  在日本和俄羅斯之間被爭奪得不可開交的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目前的歸屬問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原因是今年9月,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的伊圖魯普島(日本稱擇捉島)上發現了藏量豐富的稀有戰略金屬——錸,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去開采。錸是比鉑金更貴重的金屬資源,沒有它就無法生產現代化飛機。而伊圖魯普島上的庫德里亞維火山區內的錸金屬資源,每年可提取36.7噸,相當於目前全球的錸總產量。1公斤錸的價格在1000—4000美元間波動。今年倫敦交易所錸的市場價最高時突破了每公斤3800美元。俄專家指出,庫德里亞維火山地區錸金屬開采難度不大,前景非常樂觀。 
 
  當然,造成日本和俄羅斯之間長期解不開的恩怨情仇的南千島群島,不僅有錸,還富含石油、鎂、鈦、金、銀等多種金屬,據俄自然資源部的估算,千島群島周圍海域的全部資源價值高達2.5萬億美元。 

  石油、鈾、黃金和鉑金等非金屬和金屬能源如今的需求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對自然資源的開采也變得更加困難,這些能源的價格也開始飛漲。在所有人都關注能源價格的今天,甚少有人意識到,能源家族中的一些成員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在地球上消失。 

哈伯特的預言 

  1956年春天,在預定演講的5分鐘前,地質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接到了他所服務的殼牌公司高層的電話。據哈伯特博士後來透露,這通電話的用意是希望他不要在演講中宣揚他的理論,然而這個留著和電影明星克拉克.蓋博一樣的胡須,執拗的科學家仍然堅持了自己的主張。他在美國聖安東尼奧市的美國石油學會會議上公布了他的理論——一個在當時被看作異常戲劇化的理論。哈伯特宣稱,能源的開采總是伴隨著一種鐘形曲線:一開始開采量逐漸上升,然後變為水平,最終將會不可逆轉地下降,按照他的計算,美國將會於1970年達到石油開采的高峰,然後迅速下降。 

  儘管這個預言當時被石油工業界同仁視為“狼來了”的笑話,它依然精確地實現了。1971年,美國的石油產量達到最高,此後,開始趨於下降。 

  哈伯特的預言產生於50年前,然而到今天這項理論依舊是地質學界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每個人都不願意承認的真相:黃金、天然氣、煤、石油是一種有限的能源,供應量每天、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會縮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