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加薪潮”不至於引發外企“逃離潮”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08:54:29  


 
  迄今為止,沒有可信的統計數據可以支撐“加薪潮”將引發外企“逃離潮”這種聳人聽聞的結論。相反,有大量事實可以確證,兩者從來就不存在直接而普遍的因果關聯。我們舉例證之:

  自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以來,包括上海在內的東部沿海省份的大小開發區皆根據自身實際,開始有步驟地騰籠換鳥。“騰”,即綜合運用法律、稅收和財政補償手段,鼓勵而非限制低端製造業向外轉移。“換”,即借助政策杠杆歡迎和獎勵中高端製造業入駐。製造業檔次提升了,工人平均薪酬隨產品附加值提高十分正常。那些以成因不同的零星案例作出“加薪潮”勢必引發“逃離潮”判斷的人,不妨就近到本市數十個“國、市、區、縣”產業園區作個哪怕走馬觀花的采訪,看看上海各級政府是在想方設法限制外業批量外逃,還是在積極實施騰籠換鳥。

  再譬如在浙江和江蘇諸多產業園區,招商引資早已告別“撿進籃子都是菜”的做法,地方政府近幾年越來越計較所換之鳥的含金量,是為引資先決條件。觀念理念之變,只緣粗放式、低層次、高污染、高消耗的發展模式在“先發地區”已普遍走到盡頭,不換鳥就難以“再持續”發展。

  行文至此有必要講點常識:任何企業都不會盲目挪窩,決定企業外遷的,決非僅僅是用工成本增高。企業是否挪窩,除用工成本,還須同時計較物流成本、上游產業及零部件配套成熟度、下游市場的就近性、栖身地的商業環境、市場秩序、法治水平、投融資條件、資金使用成本、人才集聚程度、政府服務能力等一系列複合因素,須作綜合考量才會慎重作出轉型升級還是維持現狀,是走還是留的決策。

  換言之,決定企業進退去留的根本因素是“比較優勢”。若進一步把視野打開,產業跨地區、跨國界轉移與全球化進程相伴相隨,1980年代末以來,歐美傳統製造業大舉登陸中國東部沿海;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日韓製造業大舉挺進中國,而不是選擇用工成本比中國大陸更低的越南、柬埔寨、泰國、印尼等國,根本原因也在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