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經濟復甦有失速危險

http://www.CRNTT.com   2010-07-04 07:53:37  


美國副總統拜登6月17日表示,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增幅應在3%或以上。
  中評社北京7月4日訊/美國經濟至2010年第一季度已經連續增長了3個季度。但是,在經濟復甦接近一年之際,目前美國經濟復甦的基礎已經開始鬆動,因為導致美國經濟復甦的一些因素在最近已經基本上接近於喪失了動力。

  證券時報發表東航國際金融陳東海文章表示,美國的經濟復甦,表面上看來自於巨大的財政刺激和貨幣投放,但擴張政策的刺激效應體現在股票等資產價格上更為明顯,對於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可能還在其次。

  美國連續三季的復甦實質因素主要來自於消費方面。美國GDP中和消費占比超過70%。從2009年第一季度起,消費復甦的速度都超過GDP的復甦速度,GDP的復甦確實是消費復甦帶來的。

  但消費復甦的未來空間非常有限。美國的消費復甦主要來自於居民儲蓄率的下降。數據顯示,美國儲蓄率在2004年12月達到5.2%的高位以後一直下降,大多數時間在2%上下,這種局面直到貝爾斯登公司破產之後才改變。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儲蓄率總體上呈現升高的趨勢,也就是說危機發生後美國人生活節儉了,但儲蓄率在2009年5月達到6.4%的峰值後再次呈現節節滑落的態勢,2010年4月該數據降為3.6%。實際上,美國的經濟從2009年6月就開始回升了,可見,美國經濟復甦與其儲蓄率下降在時間上是同步的。

  文章認為,靠儲蓄率下降帶來的美國經濟復甦是無法長期持續的。一是因為目前美國的儲蓄率水平已經較低,已經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未來沒有多大的下降空間。二是因為美國儲蓄率過低,正是美國國民過度消費、寅吃卯糧的一個體現。現在美國和全球經濟尚沒有完全健康、穩定的復甦,但儲蓄率和消費傾向居然又重複到危機前的態勢。在泡沫消退的背景下,美國消費也無法再達到危機前的那種虛假繁榮的程度。因此,再由儲蓄率下降帶動消費增長,並推動經濟復甦的空間比較渺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