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亞生:中國宏調有四條路可走

http://www.CRNTT.com   2010-07-13 09:02:27  


黃亞生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訊/“中國的債務水平限制了政府的調控政策的選擇。目前來看,中國有四條路可以走。”《環球企業家》日前登載黃亞生的文章“中國宏調有四條路可走”,內容如下:

   最近發生在歐洲的債務危機讓人們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預期產生了很大影響。市場在過去兩年中關注的是金融危機,擔心金融機構的傾覆及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匱乏。政府救助了金融機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金融市場的有效性。但是肇始於希臘的歐洲債務危機開始讓人們關注政府的負債,並且擔憂這種負債會演變成另一場全球性危機。

  實際上,這種思維的轉變並不合理,希臘債務危機不可能演變成全球性的主權債務危機。判斷一個國家的主權債務風險的因素有三:債務本身的大小、付息成本、經濟增長率。希臘發生了債務危機是因為這三個因素它都占了,債務規模大,付息成本高,經濟增長率低。而除去歐洲發生債務危機或存在主權債務高風險的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等幾個國家,全球主要經濟體目前並未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的高風險中。

  發達國家中負債率最高的是日本,其債務總額約占GDP的190%至200%,雖然日本的債務水平在上漲,但是日本過去5年利率水平一直在下降,因此為債務支付的利息成本較低。日元也被認為是比較保險的資產,對日本債券的需求一直都在。美國的主權債務水平占GDP的60%至70%,債務規模不算大,而且美國政府掌握了美元這一世界貨幣的發行權,可以轉嫁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