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怎樣在全球經濟再平衡中全身而退

http://www.CRNTT.com   2010-07-20 08:16:26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訊/全球經濟再平衡,必然導致全球生產能力和儲蓄結構的大調整,影響全球資產價格和整個復甦進程。中國證券報發表昱華文章探討,在這個大調整的時代,必然會有國家成為調整成本的承擔者,從而蒙受重大損失。中國怎樣在全球經濟再平衡中全身而退?

  四個關鍵問題

  文章指出,第一個問題:全球過剩產能如何消化?發達國家希望新興市場減少生產、擴大消費,其潛台詞是,發達國家不需要去產能化,但新興市場需要壓縮產能。對中國而言,需要避免的是以新增的需求支撐發達國家的過剩產能,但自身的過剩產能卻無法消化。

  第二個問題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相對價格如何調整?美元是強還是弱,更多地取決於美元在一個時期的戰略。考慮未來一個時期美國的戰略需要,美元可能在未來兩三年保持相對強勢,然後走向貶值的道路。美國有巨大的國債融資需求,美元保持高估會增強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但籌資壓力減輕後,美國需要美元貶值以恢復其經濟的競爭力。80年代初期美元的持續高估和80年代中期開始的貶值,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三個問題是,主權債務高企是否會引起世界經濟二次衰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直接後果,就是加快了政府去杠杆化的進程。加上消費者持續的去杠杆化,總需求不足將在很長時間制約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已經沒有什麼空間,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二次衰退可能沒有第一次那麼猛烈,但時間無疑會更長。如果二次衰退真的到來,無疑將為我國外儲投資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