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揚胡抑魯”、“揚魯抑胡”及其他

http://www.CRNTT.com   2010-07-24 09:07:38  


 
附:關於魯迅回北島之歌

  北島之歌先生在題為《痛批<“揚胡抑魯”、“揚魯抑胡”及其他>之謬論》的文章中對我的《“揚胡抑魯”、“揚魯抑胡”及其他》一文中的觀點提出了多方的質疑。這涉及到對政治激進主義和政治改良主義,對魯迅和胡適政治思想的異同及其評價,以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堅持以怎樣的政治、道德精神作為我們社會整體發展的時代性的思想基礎的問題。對魯迅的評價在本質上乃是一個政治問題、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從經驗來看,感情上倒向原教旨主義(民粹主義)者往往要推崇魯迅,而推崇魯迅者也往往脫離不了原教旨主義(民粹主義)的思想背景,例外者則常常是因為邏輯和立場上的不清晰和不嚴謹。現在將我對以上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簡述如下,以就教於同好。

  一、關於政治激進主義。政治上的激進主義往往與文化上的激進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往往與政治和文化上的主張革命、激變、思想上的極權以及實際政治運動中的排除異己脫離不了精神上和操作手段上的幹系。中國現代歷史上的政治激進主義奉五四文化運動中激烈的反傳統的文化思想為精神上的圭臬,割裂民族文化與民族道德的傳統,以革命的名義行極權之能事,追求社會發展的激變與速變,事實上導致了忽視與試圖超越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現象,由此造成的社會危害是巨大與值得警醒的。解放後1957年的反右運動、1958—1960年的大躍進、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民族歷史上損失慘重的重大災難。它們的發生,在根子上與政治上的缺乏寬容、社會發展上的追求激變和崇尚革命、鬥爭的政治哲學的政治激進主義思想是無法脫離精神上的聯系的。在全民族追求政治與社會發展上的民主、和諧、理性、寬容,民族傳統文化與傳統道德日益重新得到全社會觀念上的重視與尊重的時代大背景下,我們分外珍視與政治激進主義相對立的政治改良主義和自由民主主義的主張自由、民主、寬容、和平的漸進的改革的政治精神的價值。我覺得我們的時代是以全民族的精神與政治實踐的方式在具體地體現民主、自由、和諧、寬容的政治精神的普世價值,我們的時代是以不違背民族傳統的“禮之用,和為貴。”與“仇必和而解”的理念在重建社會主義的嶄新時期的政治精神和政治倫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