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遏制海南“新圈地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08:59  


 
  毫無節制的圈地破壞,造成的惡果顯而易見。文昌東郊椰林曾以種植密度高、枝繁葉茂而著稱,但因為海岸綫侵蝕造成海岸綫後退300-400米,原來插在陸地上刻有“椰林灣”三個字的柱子,現在已經跑到海水中去了。

  而根據6月8日批複的《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建築物與沿海最高潮位綫最小距離原則上不低於100-200米。

  “假如遇到2004年東南亞那種規模的海嘯,海岸帶旁邊的這些建築將不堪設想。”劉福堂分析。

  但在記者的調查中卻發現,距離海岸綫200米甚至100米以內的建築比比皆是,“一綫海景別墅”和各大星級酒店在沙灘旁邊星羅棋布,甚至在萬寧市石梅灣,記者還看到位於海邊在建中的私人飛機場。

  在最近出台的《海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強調,岸綫資源屬於稀缺資源,海邊一綫地可用於旅遊發展,不得用於商品房開發(不產生經營性收入的房地產)。但海南著名評論員矢弓告訴記者,不少房產商掛著“產權式酒店”的牌子,最後在海邊開發出來的卻還是公寓住房。

  7月11日,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趙中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海南海岸綫目前只開發了100多公裡”。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蔡仁傑也稱其中東海岸有800多公裡海岸綫,目前已開發的不到1/10,“因此海南依然有很多海灣資源、海岸資源可供開發。”

  林鴻民對這個說法表示質疑,他認為目前只開發了100多公裡應該是指正式動工的那部分項目,而海南的海岸綫可能早已被房產商圈進囊中。

  在開發商的眼中,與他們的未來所得相比,占有優質海岸綫資源的代價並不高。據媒體報道,現在海南海邊的土地,從農民手中征用普遍是2.5萬-5萬元一畝,而開發成樓房和別墅後,每平米能賣到2萬-10萬元。地處海南最西邊的東方市,被征用海邊林地後每棵樹補償標准僅僅是兩塊錢。

  除此以外,海南沿海公共海域“私屬化”現象也非常普遍。各種建築風格的酒店,一家緊挨一家,如同一道圍墻,將沙灘海景圈在裡面。“你如果不通過他的酒店大堂,就進不了公共海灘。”矢弓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在海南優質海岸綫上,已經建好的五星級酒店有23家,這些酒店都將公共海域據為己有,而正在開工建設的五星級到七星級酒店,高達49家。

  公共海灘有變為“富人的後花園”之虞,而作為很多海口人的驕傲,萬綠園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萬綠園是一座位於海口市濱海大道旁的大型熱帶海濱生態園林,上世紀90年代初經填海造地而成,占地面積達1027畝。2009年下半年開始,海口市民便發現萬綠園北側海面將新建另外兩個面積約450畝和100畝的人工島,隨後不久,這兩個項目都得到海南省政府的正式批准。而人工島的建立不僅會“讓市民無法在萬綠園看海”,更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方案上的規劃來看,人工填島將不可避免地改變水流方向,海流穩定性受到破壞,回淤將更嚴重。已經變淺的新港通道將繼續惡化,過不了多久估計就徹底變成死港。

  而據曾經參與過相關項目規劃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三亞灣新規劃的一個同樣是填海而成的人工島,僅僅請了5個專家作驗證,而最終也只是走過場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