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葉檀:20%的人主導了房地產市場定價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08:53:32  


居民收入分配極不均衡。這使得部分富裕階層主導了房地產市場的定價。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訊/“由於20%的人占有了80%的灰色收入,如果由20%的人主導資產定價,其他80%的人不得不踉踉蹌蹌跟隨高收入者、投資者的腳步,巨大的壓力之下,形成了深不見底的社會裂縫。因此,灰色收入的增加與收入的不均並非中國房地產之喜,而是中國房地產之憂。本輪以保障性、剛性需求為主的調控,正當其時。”《每日經濟新聞》今載葉檀的評論“20%的人主導了房地產市場定價”,內容如下:

  隱性收入是房地產投資的精神支柱。房價收入比等數據屢屢在中國市場失靈,是因為房價與收入都不准確。

  房價高漲主要是因為投資性購房占據主導地位,房地產定價向投資品定價靠攏,所謂城市化的剛性需求不過是煙幕彈。而投資性購房主導,是因為中國居民收入統計不准確,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分配極不均衡。這使得部分富裕階層主導了房地產市場的定價。

  中國的隱性收入與灰色收入有多少,決定了在貨幣多發時代對於資產品的購買能力。根據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的推算,2008年全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為23.2萬億元,這比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高出9.3萬億元(可視為“隱性收入”),比國家統計局“資金流量表”的住戶可支配收入計算高出5.4萬億元(可視為“灰色收入”)。

  隱性收入與灰色收入增長的幅度十分驚人。2005年中國居民的隱性收入4.8萬億元,其中按同樣口徑計算的灰色收入部分是2.7萬億元,而2008年中國的隱性收入和灰色收入都擴大了近1倍。與此同時,中國主要城市的樓市交易量與成交均價也同步上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