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長江水旱災的主要原因是人禍

http://www.CRNTT.com   2010-07-26 08:43:25  


 
  且以這場大水為例,分析如下: 

  第一,長江中上游植被破壞,從根本上動搖山體植被攔蓄功能。雲南砍伐熱帶森林種植橡膠、轉基因桉樹,湖北一帶放火燒山,種植紙漿林。經濟效益有了,水的涵養功能卻消失了。西南山地由於山高、坡陡、土壤抗蝕性差,加上降水量大,其生態系統實際上很脆弱,但這種脆弱性在未受人類幹擾的前提下不會表現出來。一旦將天然植被砍伐,普通暴雨就造成洪澇災害。雖然經濟林、人工純林都屬於森林,但它們的水源涵養能力比起天然林來,要差很多。

  第二,將奔騰的河流攔腰截斷,建大小發電站,擋住了洪水的去路。高峽出平湖,發電效益提高了,但抗旱防洪的功能可能就會下降。這是因為,沒有水的時候,為了發電效益,水庫是守住水不放的,這就加重了下游乾旱;當水太多的時候,就開閘放水以自保,這就加重了下游的洪災。中國建造大型水壩2.2萬個,占全世界大型水壩總數的45%。從旱澇發生頻次增加來看,人類無休止地“改河建庫”,可能是導致長江流域水災和旱災的“人禍”重要原因。

  第三,圍湖造田,大面積濕地消失,蓄洪能力降低。湖北素稱“千湖之省”,上世紀50年代,湖北面積百畝以上湖泊1332個,其中面積5000畝以上的湖泊322個。然而,由於“圍湖造田”,加上上游攔水,近幾十年來湖北每年消失15個百畝以上湖泊。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以南,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原為古雲夢大澤的一部分,由於泥沙淤塞、圍墾造田,完整的洞庭湖現已分割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幾部分。當天然濕地變成陸地後,洪水沒地方去,只好襲擊城市和農村。城市里的水泥地面,沒有蓄水的功能,城市雨水系統設計時,根本沒有考慮大量“客水”在短期內湧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