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傅國湧:重建批評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0-09-10 09:00:16  


張季鸞們建立的批評之道,不僅為新聞從業者,也為所有公民提供了出色的榜樣。(資料照片:張季鸞)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訊/“上個世紀前半葉,張季鸞們建立的批評之道,不僅為新聞從業者,也為所有公民提供了出色的榜樣,可惜這個傳統曾經斷裂,在相當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熟悉的要麼是“批評與自我批評”,要麼是‘文革’式的大批判,那都不是真正的批評,無助於一個批評空間的建立。重建陽光下的批評之道,就是回歸張季鸞的傳統,回到他一生致力的那種批評語言,而不是雜文式的嘲諷,‘以鋒利之筆寫忠厚之文;以鈍拙之筆寫尖銳之文’。”《南風窗》今載傅國湧的文章“重建批評之道”:

  批評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屬性之一,是人類不斷改變自身境遇的一種努力。批評就是承認人的有限性,承認體制的不完善和社會的不完美,呈現了人性當中自我省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趨向。在一個完全封閉的前現代社會,君權神授,一切都是權力確定的,一切都由一個權威說了算,容不得任何不同的聲音,當然也就沒有正常批評的存身之地,有之,也是魏征式的內部諫諍,而不是來自外部的獨立批評。

   在中國,公共性的批評是伴隨著近代媒體的誕生和發展而逐漸普及的,它一方面承接古老的文人清議傳統,一方面又吸收了來自西方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精神。一旦擁有報紙、刊物這些公共媒體,批評的範圍就得到大大的拓展,影響社會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借助新型的載體,批評直接訴諸公眾的正常理性和良知,由公眾自己來做判斷。

  魯迅與張季鸞,不同的批評模式

  雖然,晚清到民國,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權勢集團對言論自由的壓制一直存在,有些人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批評空間始終沒有中斷過,由此產生了魯迅與張季鸞所代表的不同批評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