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互聯網能促進政治民主嗎?

http://www.CRNTT.com   2010-11-04 11:30:23  


 
  同時,法雷亞強調說,所謂的討論並不是簡單的留言和跟帖,這與中國的情況非常不同。在e-Democracia這個項目裡,網上的虛擬世界是通過國一套嚴密有效的機制和現實世界聯繫起來的。這樣,一般民眾參與政治乃至提交議案的機會大增。

  網上討論的參與者,通常會在論壇、社區等平台發布文章和留言進行討論,但在討論的過程中和結束之後,e-Democracia會有相關的專業人員對於討論的內容進行專門的整理和分類,或者叫“技術性的轉譯”,將口語化和零碎的討論重新組合為規範的政見,並且提交給議會中的相關立法委員(legislator)。立法委員拿到網絡版的草案,在經過一段時期的審核和討論之後,就會向議會提出法案的草稿,如果經過議會的確認,那麼這一項法案將正式開始進入立法的程序……

  這套程序,保證了人們在網上的討論不會淪為無用的廢話。對於經常遭到腐敗、黑箱操作等等病詬的巴西政府來說,法雷亞認為e-Democracia這一類的互聯網項目將會很有效地改善政府的現狀。“我完全相信網絡會讓巴西政府變得更為透明、高效。”法雷亞很樂觀,但他的樂觀,顯然是建立在一套有效的政府制度之上的。

  問題:網絡政治一定更好?

  但是,樂觀的法雷亞依然難以掩飾心中的擔心。畢竟,互聯網的建立還是近些年的事,那麼如何保證新興的網絡工具能改變腐朽而古老的政治機器的運轉方向呢?法雷亞一時也給不出答案。

  “青年法案”的網上討論之所以引起了如此大的反響,很大原因是因為負責該法案的立法委員Manuela D’Avila是一個年僅28歲的網上“極客”,他本人通過微博、博客等2.0工具對這個議題進行了事先的討論,造勢已足,這才引起了正式討論時候的熱潮。然而,對於大多數年紀稍長的政客來說,上網和他們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而那些網上看似熱絡的話題,能否進入行政程序,還是個未知數。對於許多的政治話題,其有效的討論,竟屬寥寥。

  類似於法雷亞的擔心,美國暢銷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維爾(Malcolm Gladwell)也提出過。在近期的《紐約客》上,格拉德維爾發表了一篇題為《為什麼革命不會被“推”起來》的文章。他在文章裡說,今天的政治改革和政治運動愈加依賴網絡作為平台,這和以前大不相同。從前的政治運動,都是人們手挽手走上街頭,通過遊行示威促成的,而現在的“網絡政治”把責任推向了微博這樣的網絡工具,人們不再堅持從前的“行動主義”,而是通過添加微博好友的方式與人建立關係。但是,這些人幾乎從沒在現實中碰過面,那麼他們聯合起來對現實產生改變的可能性能有多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