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性教育,不只是生理衛生

http://www.CRNTT.com   2010-11-25 10:27:34  


 
  未成年人涉性事件在網絡上發酵,成年人多歸罪“外來文化”

  對性問題沒有全面、科學認識,對性道德倫理缺乏判斷,加之媒體迎合網民趣味進行的炒作,各種“門”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實際上未成年人涉及性問題由來已久,1980年代出版的未成年人“犯罪報告”中就曾注明,1986年比1982年,未成年人性“犯罪”占整個“犯罪”中的比例,從12%上升至40%以上。1990年代中期,就有學人對少管所內涉性被管教兒童做過調查研究。互聯網時代伴隨網絡炒作,各種門事件頻頻在網上發酵,引起大眾廣泛關注。

  許多成年人在感嘆80、90後“越來越出格”時,幾乎異口同聲地認為是“外來文化的衝擊,讓中學生眼花繚亂,國外的‘性開放’‘性自由’‘性解放’之風,使他們茫然不知所從。”而家長老師們往往忽視性教育的缺乏、沒有分級的影視作品。“黃色網站”、“外來文化”、“西方開放思想”,成為成人社會洗刷自身責任的普遍說辭。

  ※談性也說愛,全面細致的國際潮流

  浪漫法蘭西,孩童可直觀感受“愛意”的程度

  素來一浪漫風情的法國在性教育上似乎也顯得恣肆灑脫,除了科學機構拍攝的真人演示教育片外,公共機構還會有定期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早期性教育展。

  在一些展覽中,會展示男女如何表達愛意、判斷被愛程度以及墜入愛河的情景,許多孩子還可以排隊玩一個擁抱器,擁抱器會根據被抱鬆緊程度,表現出對方感受“愛意”的程度。展區中還會有提供給孩子們的心形大床,躺在上面,可以看到電視中放映的經典愛情故事場景。

  瑞典:NGO唱主角,講授愛的科學意義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成立全國性教育組織的國家,1933年非政府組織全國性教育協會(SASE)就已成立。多樣化的民間組織,在推動性教育方面,大大彌補了政府行為的不足,RFSU、LAFA等組織在全國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歐洲國家中略顯“保守”的瑞典在青春期教育中突出會突出愛情的成分,培養未成年人對待性的責任感。在LAFA組織的青少年性手册中,強調愛情的催化效應,並輔之相刊登在《新科學家》等通俗科學刊物上的相關研究,從理論角度闡釋愛情的化學效應,以及對性的催化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