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解密“維基解密”:天機也可被洩露

http://www.CRNTT.com   2010-11-30 09:17:14  


為維基解密提供重要情報的年輕美國士兵(左),正因其所作所為面臨著不可預知的未來。
維基解密披露的文件顯示,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對他性感的“高級烏克蘭護士”總是寸步不離。
     
傳播秘密,不只是“爆料”那麼簡單   
   
  負責任披露一切,是否就能“不負責任”?

  對於打著“信息自由”旗號的維基解密而言,秘密的獲得並不困難。網站最引以為榮的,莫過於開創了一種不受傳統記者規則和新聞報道原則的限制,允許用戶通過匿名上傳來揭露政府和企業醜聞的“洩密機器模式”。但幾乎從一開始,這種模式就是“叫好不叫座”。原因之一,是這種洩密的形式讓參與者面臨太不確定的法律風險。上述洩露了阿富汗機密文檔的年輕美國士兵,正因被美國軍方指控非法傳播而面臨最高52年的監禁,而因為他是匿名提供線索,維基解密甚至不知道該不該、能不能對他提供法律援助。

  此外,真正把維基解密置於輿論漩渦的,還是爭取信息自由與保障國家安全之間的權衡。在網站主頁上,維基解密將其使命定位為“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為”,卻幾乎從未正面回應過如何劃定秘密界線的問題。1971年,當美國蘭德公司將有關越戰的秘密研究報告提供給《紐約時報》等媒體時,幾乎面臨了和今天一模一樣的討論。而時至今日,人們仍只能從當年雨果.布萊克大法官說的話──“新聞界的重大責任是防止政府的任何一個部分欺騙民眾”──中為維基解密“開脫”;但個人和媒體能否公布政府機密文件、如何斷定國家安全是否受威脅等與維基解密生死攸關的問題,依然無解。 
  
  揭露政府秘密,是否就等於向所有人公開一切?

  事實上,除了遭到來自各國政府各種形式的威脅外,維基解密面臨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披露它所掌握的秘密。對這個以“爆料”為生的組織來說,新聞乃至維基解密的所有價值,都在於公開一切。創始人阿桑奇曾說過,“你不能在發表物理學論文時不附上全部實驗數據和結果”,但問題是,怎麼公開才算合適呢?有趣的是,始終提倡“報料者不須依賴新聞記者才能發布消息”的維基解密,偏偏選擇了將這些文件提供給《紐約時報》和《衛報》 等5家權威媒體,大多數讀者能讀到的文件,大多是經過這些媒體“二次加工”的版本。

  與維基解密網站上不帶分類、不經删改的原汁原味文檔不同,幾大媒體在公布這些材料時不僅事先咨詢過美國白宮的意見,還主動略去了被認為可能對國家或個人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的內容,《紐約時報》甚至故意省略了跳轉到維基解密網站的鏈接。這些行為讓阿桑奇大為惱火,但這些傳統媒介卻堅持認為,不顧一切的披露醜聞不應該成為喪失基本新聞倫理的借口。《紐約時報》的高級編輯Keller就曾寫信指出,接受維基解密的“投稿”不等於認可他們的行事作風,並稱向每個人完整公布所有信息的決定將會帶來不可想像的“遺憾”。 
  
   結語:在其宗旨描述裡,維基解密的創始人阿桑奇寫道,“政府活動的透明能導致腐敗的減少、治理的改善,令民主政體更加強大”。維基解密的努力表明,科技的進步讓信息不再如從前“昂貴”,卻也同時展現了,利用信息自由來維護一個政府的誠實可以如此艱難。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發現,哪怕“負責任洩露一切”也並非最理想的模式;但在此之前,沒有人能夠抹去維基解密今天所做的所有探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