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國文物藝術品收藏進入“億元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0-12-29 13:34:52  


 
  “當我們看到一個作品,首先會讓風險控制委員會的專家討論,這些專家都是外聘的,來自各個藝術品領域,由他們判斷是否有購買價值,採取‘一票否決制’,只要有一位專家認為作品可能有假,那就不用討論了。”

  董藝介紹,如果在風險控制委員會通過了,基金經理要形成完整的報告,包括藏品價格、市場預測等等,交給投資委員會審議,投資委員會的外部委員要超過三分之一,他們也是相關藝術領域的專家,這個環節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就可以決定最後的購買。

  “我們的資金都放在銀行托管,銀行會通過我們的投資報告打款給藝術家,然後我們的後台部門負責搬運、保管、展覽、宣傳等等。”

  董藝認為,做藝術品基金最大的難度不在發布,而是在於對藝術家和作品的推廣。“一個基金公司要有議價能力,我們通常從畫家或者藏家手中用低價買到作品,他們肯賣給我們,原因是我們能夠讓他的作品升值。”

  當代藝術復甦的推手

  無論是民生銀行還是藝術品基金,關注的藝術門類都非常一致,即現在顯得有些冷門的當代藝術。

  2009年,“紅珊瑚1號”以470萬元的價格拍入了著名畫家王沂東的油畫作品《美麗鄉村》。同年秋拍,又以123萬元購入劉溢的《中國女僕》。

  董藝他們最近發布的藝術基金,選擇的也是中國當代主流畫家,包括 18位油畫家和7位國畫家,其中除了吳冠中、陳逸飛已經去世,其他都在世。

  董藝說,選擇當代藝術原因有二,一是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總體比較混亂,尤其是在藝術品鑒定領域,沒有統一規範,所以如果購買古代文物,買到贋品的風險非常大。

  “另外,當代藝術品正處於價值被嚴重低估的階段。藝術品市場和股票市場都有‘風水輪轉’的特點,當代藝術品已經開始復甦,過兩三年應該會更好。”

  王凱他們購買藏品的渠道比較多元,有的來自拍賣會,有的來自畫廊和藏家,董藝和她的團隊基本上不去拍賣會買畫。

  “我們一般是從畫廊或者畫家手裡買畫,我們和普通藏家的區別,就是我們有義務讓買到的作品升值。”董藝說。

  四個月前,德美藝嘉在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館舉辦了一個當代藝術展覽,“我們選擇參加展覽的藝術家,有些是事前說好買哪幅畫,就展哪幅畫;有些沒說好,但是畫家答應賣給我們他的某一幅畫。這種展覽就是為藝術家提供的一種增值服務。”

  此外,他們還要針對購買的作品以及畫家本人,策劃一系列的展覽、座談會,甚至請國外的美術評論家寫評論,挖掘畫作和藝術家本人的深度價值。

  “這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內容。”董藝說,但是他們畢竟是基金公司,不是經紀人公司,所以一般選擇業內有相當知名度的畫家。

  而王東偉則認為,即便如此,對於當代藝術來說,基金的引入也是一個強大的助推力。

  “現在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已經細分了,二線的當代畫家也非常有發展潛力,哪怕一幅畫只賣20萬,短期內價格提高到30萬一點都不困難,幾場拍賣會的運作,或者專業性的展覽就可以達到。但是一副名家的畫作要從 400萬漲到500萬就不那麼容易了,它的價格相對固定。”

  王東偉回憶中國當代藝術界2008年曾發生的動蕩時說,當年當代藝術品投資泡沫巨大,歐美投資人大賺一筆,如今是中國企業家來接盤,外國人反而把熱錢抽到了印度、日本。中國當代藝術投資沒有人支撐就會崩盤,或許基金可以給當代藝術解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