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農村土地制度需完善產權改革和用途管制

http://www.CRNTT.com   2011-01-11 09:01:27  


 
  黨國英:這是遷村並居工作引發的。農民到底能不能上樓?回答這個問題要具體,否則就是亂彈琴。以前,我對這件事情也曾有擔憂,但通過一些實地調查,發現它利大於弊;如果有好的規範性政策,這項工作也可以有利無弊。它的必要性或者好處不少:首先,從長遠看,中國農民的大部分村莊必須改造,農民也有必要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否則,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就難以消除。調查表明,農民非常渴望改善居住條件,如果費用合適,農民喜歡住在基礎設施比較好、以低層樓房為主的新社區。如果農民居住在舊村莊,儘管房屋的占地面積比較大,但多出的宅基地並不能成為“貨幣化”的收入,對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所裨益。

  第二,關鍵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已經不是真正的農民,他們的居住要求發生了變化。即使有的農戶還在經營小塊土地,但因為專業化服務的原因,他們大多不用大型農具,也不用農產品倉庫;多數農民也已經不散養牲畜,所以,他們集中居住在小城鎮沒有什麼大問題。

  還有,遷村並居還可以為中國建設和農業生產節約出巨量土地。以我的典型調查推算,保守地說,全國由此可以節約出上億畝的土地,其中優質耕地在5000萬畝以上。以我調查的山東德州市為例,按目前的規劃,待村莊整治完畢後,扣除了新居住區占用的土地,可以增加的土地占原耕地面積大約10%以上。

  另外,農民遷居新區以後,精神面貌和社區治理結構都會發生變化,有利於推進基礎民主政治的發展和社會穩定。按我的調查研究,傳統村莊易結成以家族為紐帶的抗爭力量,常常釀成難以通過法制途徑解決問題的群體性事件。比較而言,城市生活也會有利益摩擦,但通過法制途徑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鄉村居住結構變化對社會穩定有積極意義。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農民遷村並居涉及巨大投資。在遷村並居工作中,政府給農民的補貼間接依靠土地“增減掛鈎”時的新增建設用地出讓款,最終出資者無疑是市民和其他投資者。保守估計,若全國在10-15年內做完這項工作,拉動投資25萬億左右。而且,依據近年我國城鄉人口變動趨勢計算,今後20年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人口一共為3.26億。我曾經嘗試利用現有統計資料估算這些人口進城後對中國投資的拉動作用,感到比較勉強。但很清楚的一個事實是,這部分人口約為現有中國城鎮人口的一半,這部分人口進城至少意味著中國的城市總規模再增加50%;這個人口量也正好是過去33年里(自1978年至今)中國城市人口增長總量,即使不考慮人均投資水平的增長和資本系數的提高,也意味著今後20年中國將繼續保持強大的經濟增長動力。

  問:但是,現在出現了不少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