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雲林訪台將會引起兩頭極端反應?

http://www.CRNTT.com   2011-02-18 09:27:02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公佈的二零一零年第二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台灣去年的“投資環境”評比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瑞士、新加坡及挪威。“BERI”認為,相對於二零零九年的經濟衰退,二零一零年台灣經濟強勁增長,消費者信心指數開始回升,全年實質經濟增長率將達百分之六點八,主要是出口增長和民間消費的貢獻。在經濟復甦之下,台灣也出現了“缺工潮”,受薪階層普遍獲得了加薪,也開始發放了多年不見的年底分紅,從老闆到僱員都是喜氣洋洋。台灣地區成了在全球金融風暴襲擊之下,最快走出困境的地區之一。對此,許多台灣民眾都改善了對大陸的觀感,認為台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因而對兩岸經貿合作交流更是充滿期待,並對陳雲林大前年“陳江會”首次在台灣舉行時,明知民進黨將會挑釁尋事,但仍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毅然前往台北談判,尤為感佩。

  當然,各界希望能接待陳雲林,也是希望能與陳雲林所代表的大陸方面拉上關係,將促進經濟復甦發展的活水引到自家門前。這種心情,尤以台灣南部的一些縣市尤為強烈。由於主客觀的原因,台灣地區經濟發展的南北差距尤為明顯,北部經濟發展本來就較強,在“ECFA”效應催發之下,更顯活躍;而南部則較為乏力,有些縣域的經濟甚至還很艱困。而這些縣市的經濟大多以農漁業為主,如能建立與大陸的經貿關係,就可對經濟的復甦發展,助一把力。單是能將大陸遊客引流到當地,就可為當地的相關行業帶來生機。就連工業發達的高雄市也極度盼望大陸旅行團能到高雄,並將小港國際機場列為大陸旅行團出入境口岸。因此,如果陳雲林能“到此一行”,必會在實質上和影響上給這些縣市帶來商機。何況,陳雲林此行並非是單純的遊山玩水,而是率領龐大的大陸央企參訪團赴台進行經貿考察之旅,重點在促進陸資赴台投資,這更是引資促發展的良機,各縣市都希望陳雲林能到他們的“地頭”一行,就連民進黨執政的縣市也不甘人後。

  雖然“陸委會”已表態不會刻意安排陳雲林與地方首長碰頭,但一些縣市的行政首長都希望能與陳雲林見面。如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就表示,“若陳雲林到市府訪問,市府表示歡迎,陳菊也會親自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