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大陸智庫學者的不一樣態度

http://www.CRNTT.com   2011-02-23 09:03:05  


 
  更有意思的是,“新台灣國策智庫”是由“台獨”分子辜寬敏出資創辦,而辜寬敏對兩岸經貿交流,是持死硬僵化態度,因而他的這番言論,顯然不大符合辜寬敏的立場。儘管說,這是學者的學術自由,但也展示了民進黨中一些智庫學者也有其理性的一面。雖然這種理性並不等於是要認同國共兩黨的交流方式,比如羅致政就強調不必接受“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但其對民進黨執政縣市進行兩岸經貿交流的態度,卻比蔡英文的民進黨智庫中的吳劍燮、陳明通等人仍堅持反對兩岸經貿交流,似是較為開明。

  其實,羅致政本人早就與大陸相關智庫有密切來往。在馬英九與蔡英文的“雙英辯論”之後,蔡英文曾公開釋出不排除和大陸當局對話的訊息,並希望對岸多和親綠學者進行交流,建立溝通平台,避免兩岸事務完全由國民黨一手主導之時, 由於其深綠色彩,多年來一直被北京列入“登陸黑名單”的羅致政,就突然接到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的邀請,觀摩該會換屆改選的會員大會,並出席由該會舉辦的和平論壇,還被安排為評論員。剛接到邀請時他還有點懷疑,問主辦單位確定能去大陸嗎?對方回答,當然是“上面”許可的,他才敢進行另類的“破冰之旅”。或許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他的“大陸觀”就有了微妙的變化。

  實際上,這次共、民兩黨智庫人員的第一度接觸,既是折射了大陸方面對這種紅、綠交流展現高度的興趣,也反映了民進黨亦已著手建構制度性的兩岸交流機制,使紅、綠之間的互動,出現了突破性的可能。當然,也可能是北京已經體會到,民進黨並不是已過氣的政黨,相反未來還有重回執政的機會,因而總不能“老死不相來往”,而是要把其中一些不太“獨”的人員視為未來可以互動的對手,包括從未喊過“台獨”口號的蘇貞昌、謝長廷等人在內,甚至連說過“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蔡英文也不例外。畢竟,蔡英文要搞“十年政綱”,這擺明是民進黨要拿回政權的政治綱領,大陸方面要清楚瞭解其內容,以便能準確地作出因應,甚至是希望能通過交流來試圖影響其主調。

  由此可見,與民進黨人交往,仍大有空間。這些人,雖然或深或淺地仍然堅持民進黨的立場尤其是《台灣前途決議文》,但對與大陸的態度仍有不同表現。如蕭美琴曾在二零零八年“立委”選舉的民進黨初選中,被攻擊為“中國琴”及被打入“十八寇”之列。儘管事後有人為她喊冤,認為她從未說過為親近中國大陸的話,相反還繼續為民進黨當局的“外交政策”出力,不知為何卻被列為“中國琴”,可能是因為與“新潮流系”走得太近之故。但她在初選過程中,確實是對“新潮流系”要與大陸發展經貿關係的立場頗為相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