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蔡英文一篇演說詞藍綠多方各自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1-02-24 09:06:21  


蔡英文的大陸政策顯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還是暴露出了其軟肋。(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訊/就在陳雲林率團赴台考察的當天,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終於亮相。對此,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蔡英文一篇演說詞藍綠多方各自解讀”: 

  這兩個動作的日子這麽巧合地“拼”在一起了,不知是誰“挑戰”誰?就在陳雲林率團赴台考察的當天,蔡英文的智庫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原先人們都以為,這個智庫的“亮相”,將會亮出漂亮的身段,好為蔡英文的“總統”之路奪得先聲。但意想不到的是,蔡英文昨天的一番演說詞,卻是被其黨內對手呂秀蓮形容為“學問很深,難以意會”的哲學命題。實際上,蔡英文有點“白馬非馬”式的“和局不同”概念,希望能達到超越民進黨內所有對手的兩岸政策“圖騰”,包括謝長廷的“憲法共識”和蘇貞昌的“台灣共識”,以及呂秀蓮的“九六共識”。但卻是搞成了故弄玄虛的抽象理論,白當了一回講究務實和具體操作的“陸委會”主委。

  其實,這正是蔡英文的聰明之處。因為在她發佈其兩岸政策之時,正遭到各種兩岸政策理論的“包圍”。既有來自國、共兩黨的“九二共識”,也有出於黨內同志的“憲法共識”和“台灣共識”。如果蔡英文是糾纏於這些“共識”,那就只能是就辯論而辯論,未免陷於被動,而且也難以超越,無法凸顯其在民進黨內和台灣島內的“過人之處”。因此,就來了個“橫空出世”,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來挑戰“九二共識”及“憲法共識”、“台灣共識”。既可避免與國、共兩黨糾纏於“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又可避免與蘇貞昌、謝長廷去辯論什麼“憲法”和“台灣”。也就是說,蔡英文要跳脫歷史框架,進一步提出“和而不同”、“和而要同”的最新主張,不僅要與國民黨區隔,也有別於黨內要角的“共識說”。蔡英文是要藉由這套論述,不在對內、對外都能確立自己的戰略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