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雙匯瘦肉精事件:布控防記者依的什麼法

http://www.CRNTT.com   2011-03-18 14:10:12  


 
  漯河市民沒有得到政府關於“健美豬”的任何信息,酒店卻接到了“關注記者動向”的通知。防範暗中進行,搞的是“外鬆內緊”的老把戲。表面看鴕鳥埋頭,實際是鴨子劃水,水面下忙作一團。

  乾隆皇帝大征文獻編纂《四庫全書》,說是要修明文治,實際是要消除各種違礙書籍,暗諭官員們“不動聲色”、“慎密搜訪”。一些地方因應網絡信息時代,突發事件“搶先發聲”,同時不許媒體采訪證實,與乾隆的“寓禁於征”不無相似。而漯河對“健美豬”不置一詞,只去“關注記者動向”,更在乾隆之下。類似漯河的行為,並不少見。

  政府應怎樣應對公共危機,怎樣處理與媒體的關系,不乏謀士,獻策也有聰明、愚蠢、開明、顢頇之別,終歸還是決策者作主。我向無獻策的興趣和能力,只想強調,公衆擁有知情權,這與決策者是否明智無幹。

  漯河市“關注記者動向”的危機對策,在法治社會是否可能,萬一出現又將如何收場?但在這里,這不算違法,甚至不算錯誤,最多只是“應對失當”。漯河政府仍然可以自彈自唱“依法行政”,就像乾隆帝可以自誇“朕從不以語言文字罪人”。然而,漯河方面依什麼法行這個“關注記者動向”的政呢?(作者系長江日報評論員)

漯河盯記者,道歉幾人信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戎國強 2011年03月18日08:21

  雙匯肉製品使用“瘦肉精”豬肉被曝光後,有不少媒體記者趕赴雙匯集團所在地——河南漯河市采訪。據報道,漯河各大酒店接到指令,要求酒店密切關注記者動向,如有記者入住酒店,及時告知政府接待辦,以便酌情處理。

  漯河的“酌情處理”,不知是怎麼“酌”法?學一些煤老板的辦法,到賓館房間給記者送紅包,用紅包封他們的口,讓記者揣著紅包打道回府?或者來硬的,讓不“聽話”的記者知難而退?這樣連紅包都省下了。

  雙匯是大企業,是利稅大戶,是地方政府的掌上明珠。但是,盯記者這個辦法,是愛護企業嗎?真愛雙匯,早就該教雙匯懂得珍惜信譽,講求質量。現在已經壞名聲在外,盯記者有用嗎?現在記者一篇稿子都不用寫,“漯河盯記者”的新聞已經在告訴公衆:漯河還在護短,“家長”護短,“孩子”還有好嗎?即使經過整改,今後雙匯的質量上去了,但是,要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更加困難了。本來,公衆對雙匯的道歉是否真誠將信將疑,現在好了,徹底不相信了。

  漯河方面這樣做,替雙匯的職工考慮過了麼?雙匯陷入“瘦肉精”危機,最受傷害的,除了雙匯的忠實消費者,就是雙匯的職工了。雙匯肉製品賣不出去,很可能要影響職工收入,雙匯職工指著這份工資贍養老人,看病、交學費,都會受影響。真愛雙匯,就要替雙匯職工著想,不能只愛雙匯交的利稅。

  溫家寶總理說“國之命,在人心。”消費者的心,職工的心,都是人心;企業的命運,也在人心。漯河盯記者,只能涼了人們的心。

  漯河盯記者,很可能是這樣一種執政理念在起作用:我是政府,權力在我手里,誰敢不聽我的?在漯河這一畝三分地里,可能你能搞定,但搞定不一定得民心;出了漯河,你未必能搞定。雙匯集團總部在漯河,可雙匯肉製品是要全國消費者來買的;你在漯河地界搞定了記者,你搞得定全國消費者嗎?官場有諺雲:“擺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穩定”,這是對“權力萬能”心理的生動概括。崇拜權力或迷信權力成了積習,以為行政之手可以搞定市場,只能把事情搞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