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瘦肉精根源在監管部門分裂

http://www.CRNTT.com   2011-03-23 11:21:05  


瘦肉精屢禁不止,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在源頭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訊/“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分工體制存在很大問題,某些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對我國這麼一個複雜國度,有2億多小農戶,幾十萬家小作坊,不出事才怪呢”。東方網今日登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的評論文章“瘦肉精屢禁不止的根源是監管部門一身二職”,內容如下:

  瘦肉精屢禁不止,有抽檢率太低、多頭監管等原因,但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在源頭。源頭屢控不住的主因是,目前作為監管的農業部門生產與安全責任不分家,一身二職。地方主管部門往往以生產犧牲安全。要想徹底解決我國瘦肉精濫用問題,必須重塑我國目前分散多段的監管方式,使安全與生產監管責任分家,讓食品安全責任從目前的多部門分散管理過渡到一個部門來負責。

  央視“3.15”報道的瘦肉精喂養出來的“健美豬”,經過近幾天記者的暗訪以及官方的披露,各種觸目驚心的懶政、只收費不監管等問題暴露出來。其中有一個細節值得特別關注,那就是央視報道中所講:在河南沁陽,養殖戶告訴記者,使用瘦肉精在這些地方十分普遍,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一般沒人管, 省里或上面來檢查,縣畜牧局會提前通知。在河南沁陽,檢疫就是走個過場,檢疫不檢疫都會開出合格證明。 

  為什麼縣畜牧局會提前通知養殖戶“上面”的檢查?為什麼檢疫就是走個過場?其實這跟我國目前實行的分段監管有很大的關係。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源頭監管由農業部門負責,而農業部門卻是一身兼二職,主職是保證生豬生產供給,副職是保證生豬質量安全。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生產與安全二者往往是矛盾的,添加瘦肉精的豬肉因為好賣可以促進當地生豬業的發展,如果重點打擊則會影響當地的生豬生產形勢,尤其是目前的績效考核體系更著重數量的增長。在這種背景下,往往會出現地方農業主管部門對養殖戶添加瘦肉精採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監管戰略,有時甚至與養殖戶合謀,通風報信。

  其實另外一個問題——危及居民健康的蔬菜劇毒農藥多年來一直難禁,也遵循同樣的規律 。以去年海南的毒豇豆事件為例,海南由於沒有冬季寒冷季節,目前的反季節蔬菜種植病蟲害異常多,不少病蟲害施用低毒農藥效果不太好,施用劇毒農藥往往可以“多快好省”。雖然劇毒農藥早已明令禁止,但海南當地菜農卻可以輕意買到。農藥的生產流通歸農業部門監管,而蔬菜生產也歸農業部門管,對於劇毒農藥的生產如果監管部門像查毒品一樣去徹底搗毀,農民就不可能買到劇毒農藥來殺蟲了。海南毒豇豆事件出來之後,作為農藥監管部門的農業處長卻說查不到劇毒農藥,其實記者通過暗訪卻很輕易地發現了劇毒農藥銷售,菜農也極易買到。應該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從地方部門利益來看,如果對劇毒農藥打擊太重會影響到本地的蔬菜生產,從而也直接了地方主管部門的政績,這也是他們懶政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前兩年在山東蔬菜主產區調研時,中午與主管農業的區長一起吃飯,他告誡我們當時韭菜由於爛根病難除往往大都施用了劇毒農藥,勸我們不要吃韭菜。當問及為什麼知道這個問題卻不解決時,他面露難色地講道,如果打擊劇毒農藥,蔬菜產量下來了誰來負責?一身二責的監管分工的確讓基層主管部門犯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