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奧巴馬有一個“大中東戰略”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4-03 08:14:49  


  
  奧巴馬上台之初所奉行的是一種“繼承型”的中東戰略。布什二任後期,美國戰略界展開大討論,並得出美國全球戰略應“淡化反恐、突出大國,淡化伊戰、突出阿巴,淡化中東、突出亞太,淡化民主、突出地緣”的結論。在這種戰略調整思路下,美國中東戰略的核心要義在於“求穩”。雖然2008年的大選辯論一定程度上轉移了人們對布什餘任內中東政策調整的注意力,但實際上布什政府末期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也就是說,這種“以變求穩”的戰略思路在奧巴馬上任之前就已有所展開。從奧巴馬上任後的一系列舉措看,奧巴馬政府也基本延續了這種戰略思路,例如主動重溫美伊(斯蘭世界)關係,積極推動巴以和談,以軍售強化地區安全同盟,對伊朗實施“伸手外交”與國際制裁兩手並用等。尤其是,布什後期的民主改造調門明顯降低,而奧巴馬上台後也在這方面較為隱晦。 

  突、埃變局爆發後,求穩戰略受到衝擊,形勢要求美國必須有所轉變,一個“應變型”的中東政策應運而生。鑒於事態之初形勢發展的高度不確定性,奧政府的中東戰略調整有多方面顧慮,如既想保住傳統親美同盟,又想“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既想順勢推動變革,又擔心恐怖極端勢力乘勢坐大,等等。正是這些顧慮決定了其戰略的“應變型”特征。在此階段,美國應對中東變局的基本思路是“隨機應變”、“順勢而為”,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力爭抓住機遇。本文開頭所描述的奧巴馬政府一系列的表態,都是這種“應變型”心態的具體體現。 
 
  而當前,以奧巴馬總統對利政策講話為標誌,美對中東戰略雖繼續保持“低姿態”,但似乎正悄然進入一個更加積極作為的新階段。這一轉變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從先前的“變中求穩”向“穩中求變”的方向轉變。從國內因素考慮,為防止在大選之前被扣上“丟掉中東”或者“錯失機遇”的帽子,奧巴馬只有主動引導中東變局,迎合國內各派的口味與期待,才能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搶占先機。在國際層面,美國既要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優勢地位,規制外部力量(如歐、俄、中等)對中東的介入和地區大國(如沙特、土耳其、伊朗)的壯大勢頭,又要在國際舞台上充當“人權衛道士”和“和平守護者”,強化美國的道義權威和領導地位,只有主動引導局勢,才能體現“領導風範”,並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