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如果誰都“打死不吃自己做的饅頭”

http://www.CRNTT.com   2011-04-16 09:44:42  


做染色饅頭的工人們。新京報漫畫/許英劍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上海染色饅頭被曝光後,最震撼、最雷霆萬鈞的是做饅頭師傅的一句驚人之語:“這樣的饅頭我不會吃的,打死我都不會吃,餓死我都不會吃!”為什麼許多普通人人早已是“生不向往天堂,死不恐懼地獄”了?為什麼這些完全失去底線的人,惟一殘留的,只有些動物的自我保護本能“打死我也不能吃”了。輿論指出,行業性麻木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整個社會的習慣性麻木。

曾穎:如果誰都“打死不吃自己做的饅頭”

  2011年04月16日02:38 來源:新京報 作者:曾穎(作家)  

  據4月11日央視報道,上海多家超市銷售的小麥饅頭、玉米面饅頭被曝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劑防止發黴,饅頭生產日期標注為進超市的日期,過期回收後重新銷售,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這個報道,最震撼之處,就在於細節,而最震撼的細節,就是對工人們的採訪。工人們那些與記者毫不見外的“真誠”對話,如給記者解釋為什麼要修改出廠標簽,為什麼要用甜味素代替蔗糖,為什麼要用染料和防腐劑做玉米饅頭等,其表情之正常與自然,其以老板和工廠利益為出發點的“主人翁”思考方式,都讓人震撼。

   而最雷霆萬鈞的是做饅頭師傅一句驚人之語:“這樣的饅頭我不會吃的,打死我都不會吃,餓死我都不會吃!”

  這句話,讓我想起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做血旺的,不吃血旺;養鱔魚的,不吃鱔魚;做火腿腸的,不吃火腿腸。因為他們都知道,那裡面究竟有些什麼樣的細節?但問題是,這些他們不敢吃的東西,並不妨礙他們繼續大批量生產著並投放到市場、送到我們的肚子裡去。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不帶任何歉意和愧疚的。

  當然,他們的親人和朋友,也許並不會受到這種食品的傷害,但悲催的是,每個人都不可能認識完天下所有做食品的人,那麼,他們不在自己生產的黑心饅頭上中招,並不代表他們不會被瘦肉精火腿腸或別的惡劣食品傷到。

  在看黑心饅頭節目的整個過程中,我眼前一直閃著魯迅先生的《藥》裡那些既可憐又可憎的小人物。你說他們是多壞的惡人,還談不上,他們像所有打工者一樣,每天在既臟又累的環境中加班加點辛勤勞動著,為自己和家人的生計,不問是非和對錯,拼命努力工作著,但他們這種努力,為我們的生活,製造著的,卻是“毒品”。

  是他們不懂這件事情的對錯嗎?非也,“打死都不吃”,就是最直接的證明。但明知這事的危害性,為什麼卻還是要這麼幹呢?

  我想無非有包括以為查不到的僥幸心理,和大家都在幹的從眾心理,以及我又不是老板,不負主要責任的自我安慰心理,恐怕都有一些。最重要的,是關於生計的解釋反正我是打工掙錢謀生,我是為了生存而不得已為之的,這是很多人都會拿來安慰並最終原諒自己的說詞,就連幫助納粹殺害自己同胞的劊子手們,也會用這招。

  在瘋狂的商業利益和功利主義引導下,許多人早已是“生不向往天堂,死不恐懼地獄”了,這些完全失去底線的人,不要說讓他們主動舉報無良的老板,自覺停止幹壞事,就是讓他們區別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的能力也喪失了。他們惟一殘留的,就只有些動物的自我保護本能“打死我也不能吃”了。

  對這些人,簡單的義憤與口誅筆伐,意義都不大。對他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信仰與敬畏和道德的教育,曉之以義;制訂更細更具操作性的獎懲法規,許之以數倍於生計的舉報收益的“利”或示之以做惡必被處罰的“害”,引導他們,走回到正確的路上來。

  這在當下通脹壓力增大,商家急於降低成本,制假衝動可能增長的大勢之下,尤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