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重建社會道德須從根子入手

http://www.CRNTT.com   2011-04-20 08:19:44  


當下腐敗“窩案”頻發,官場生態不佳,對社會道德的衝擊可想而知。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說,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第一財經日報》昨天發表評論指出,道德滑坡是一個社會問題。在這個社會問題的背後,牽涉民主政治、法治,以及社會建設等方方面面。因此,今日的道德問題,不僅僅在於“德”這一個字,更有整個社會生態的問題。要重建社會道德,就須抓住根本問題入手。文章詳論如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說,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溫總理論及道德議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從推薦亞當.斯密所著的《道德情操論》,到呼籲企業家血管裡要流著“道德的血液”,再到痛斥道德的滑坡,至少說明在總理的內心裡,對於社會道德問題,相當重視;對於當下嚴重的道德滑坡,有著深深的憂慮。

   道德是社會生活中的准則與規範,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道德水準的高下,反映著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下。一個道德缺失乃至淪喪的國度,不可能是民衆擁有高幸福指數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不可能存在基本的社會秩序。

  必須承認,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中,社會道德嚴重滑坡的現象已經較為突出,甚至也可以說是一場道德危機正在逼近。衆所周知,過去的一些政治運動,曾嚴重摧殘了生命與人性,給社會道德造成過劇烈的衝擊。自改革開放之後的30多年間,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法治建設等也沒能很好地同步,這是公共道德滑坡的主要背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