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城市化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11-05-07 07:09:24  


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須首先避開“人口城市化陷阱”。
  中評社北京5月7日訊/深入研究“中等收入陷阱”與“人口城市化陷阱”之間的關係,能夠給我們以重要啟示,有助於尋求一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思路。

  人民日報發表著名人口經濟學專家田雪原文章表示,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些國家沿著傳統工業化道路推進,人均GDP很快達到3000美元以上,此後,快速起飛階段積累下來的諸多矛盾相繼暴露出來,致使社會經濟發展處於停滯狀態,人均GDP長期徘徊在3000—5000美元。2010年,中國人均GDP約4400美元,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嚴峻挑戰歷史性地擺到我們面前。現實表明,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關鍵取決於“十二五”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如果“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能以7%左右的速度增長,按目前匯率計算,到2015年中國人均GDP將超過6000美元。如果GDP年均增長率低於4%,則2015年人均GDP就不能達到5000美元,我們就不能實現對“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還應當看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和“中等收入陷阱”的界定標準也在提高。

  文章指出,實際上,拉美一些國家早在“中等收入陷阱”出現之前,已落入“人口城市化陷阱”。所謂“人口城市化陷阱”,是指人口城市化率達到50%以後,農村人口加速向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轉移,形成畸形發展的城市化。具體可用“三個畸形”並存來概括:一為畸形先進與畸形落後並存。墨西哥城、里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等拉美國家的超大城市,有現代化的產業、城市設施和高檔住宅,但同時並存著原始手工作坊式的生產、缺少最基本公共設施的大量貧民窟。二為畸形富裕與畸形貧困並存。大企業家、銀行家、高級職員等收入豐厚,而生活在貧困地區特別是貧民窟的居民一貧如洗。三為畸形文明與畸形愚昧並存。教育、衛生、文化等資源主要被富人占有,他們享有的現代文明與發達國家基本沒有區別,而大量窮人卻與這些資源無緣,享受不到文明生活。這是貧富兩極分化的城市化,占總人口10%的富人占有總收入的60%,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40%以上,其中60%以上居住在超大城市,形成城市貧民區,與現代化的城市中心區形成鮮明對照。同時,公共設施短缺、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衝突加劇、環境污染嚴重、地價和物價大幅度上漲等問題突出。這樣的人口城市化,不僅沒有給城市發展注入活力,沒有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機遇,而且成為城鄉經濟發展的絆腳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墊腳石。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政府財政拮據,不得不大量舉借外債;國家債台高築,無力對畸形發展的城市進行根本性改造。如此,“人口城市化陷阱”與“中等收入陷阱”交織在一起,使走出“陷阱”變得難上加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