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今次“胡吳會”:例常中蘊含特殊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1-05-11 08:08:40  


 
  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要求保障台灣基層民眾能夠充分享受到兩岸關係交流合作的成果。這顯然是針對目前台灣地區出現的“無感復甦”有感而發。實際上,自兩岸恢復協商後,大陸方面一再送禮,一再讓利,致使台灣經濟恢復很快,去年經濟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十點八,還高於大陸的百分之十點四,這是十多年來台灣經濟增長率首次突破兩位數字。如果不是實現兩岸直接“三通”,不是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不是“ECFA”先期效應發酵,肯定不能達成此台灣多年未見的榮景。馬英九三年前競選“總統”時提出的“馬上好”前景,已初步兌現。但為何台灣民眾卻感受不到呢?看來主要是由於被台灣地區內部的通貨膨脹、高樓價等抵銷掉了。台灣當局應當設法解決上述負面因素,讓台灣民眾切實地享受到兩岸交流合作的成果,並有所感受。大陸方面也將會進一步設身處地地考慮台灣同胞的實際需求,解決好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具體問題,推出更多的利好措施,讓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好處。

  這就是北京在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所折透的堅持“兩手抓”策略——一手抓“九二共識”,一手抓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的高度概括提煉。按照胡錦濤的說法,中共在面對台灣地區有可能發生的政治變局,將會在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並確認只有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兩岸協商的同時,加大向台灣民眾“讓利”的力度,盡量滿足台灣民眾的各項要求,讓他們在享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紅利”的同時也進一步思考,只有國民黨繼續執政,台灣人民才能享受到此豐碩成果。而這次“國共論壇”因應台灣民眾的要求,增加了兩岸核安全交流合作的議題,就是其中一個生動例子。在兩岸核安全合作交流等議題的效應開始發酵之際,就正是明年一月“總統”大選投票前夕,有利於能為台灣人民謀得更多福祉、爭取更多利益的馬政府繼續為台灣人民服務。

  胡錦濤和吳伯雄在會面中,也就目前台灣人民所關心的事情作了交流。據吳伯雄事後轉述,他提出了增加兩岸航班貿和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等問題。後者顯然是針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所謂“密件”事件。因為在同一天,馬英九在台北也為此舉行了記者會。馬英九這樣做,既是危機處理,也是選舉所需。因為“火頭”是由民進黨點燃的,而且“玩火”者還是最先拋出馬英九“特支費案”的管碧玲。馬英九當時受困於“特支費案”,不但是差點毀了他的清廉名節,而且更是差點誤了他參選“總統”的大事,故他對此記憶猶新,不得不作明快的處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