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郭美美身份曝光 慈善追問繼續

http://www.CRNTT.com   2011-07-04 09:34:39  


 
  因為“郭美美”事件的波及,媒體還挖掘出來以下的慈善組織的商業化運作,這些運作儘管現在看來和“郭美美事件”無關,但是誰也無法說裡面是否存在“張美美”、“李美美”等貓膩,一樣需要澄清:

  1.紅基會被指借公益之名搞房地產開發。紅基會的“曜陽國際老年公寓”項目從2004年正式開始啟動,本意是“探索和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化養老新模式而實施的一個公益項目”。 然而,作為一個公益項目,其設施的豪華程度和環境的幽雅程度遠非普通養老機構能比。而且有證據顯示,北京“曜陽國際老年公寓”的公寓和別墅在對外出售。因此有輿論質疑,紅基會是在借公益事業之名搞房地產開發。

  2.紅十字青少年視力工程,拿貨800元可賣到2850元。“紅十字青少年視力關愛工程”所涉及的唯一產品“眼康可調式雙目治療儀”,其產品銷售利潤疑有暴利。內部人員表示,800元可以拿貨,而售價可以達到2850元,並且當地紅十字會可以幫忙向學校介紹。
 
問號二:捐款誰來監督、誰來審計 
 
  監督:流於形式,也缺乏對社會的公告

  其實圍繞郭美美,最為核心的一個議題就是,紅十字會所接受的捐款到底是否存在問題。

  而涉及此問題,核心問題是誰來監督,誰來審計。根據《中國紅十字會章程》和《基金會管理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各級紅十字會與紅基會需要接受審計部門審計和相關部門監督。那麼這個相關部門指的是誰呢?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募捐和接受捐贈工作條例》,境內的捐款接受上級紅十字會和當地政府的監督。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表示,我國目前對公益慈善機構的監督容易流於形式,比如對公益機構的年度檢查報告,發揮的作用很有限,難以建立信心和引導公眾捐款。而從國外經驗來看,更多的是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來發揮引導的作用。“但目前中國純民間的評估機構還沒出現,有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多是些民政部門發起或以民政部門主導的,帶有官方背景,其最大缺陷就是行政干預”,所以還是希望有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能出現。

  據了解,中國紅十字會有7萬多個獲得充分授權並獨立管理捐贈財產的紅十字會基層組織,監管如何落實,尚未見有可操作的辦法出台。從《中國紅十字會募捐和接受捐贈工作管理辦法》2009年公布至今兩年,尚未見“定期向社會公告”。
 
  審計:由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公信度不足

  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來,紅基會均聘請一家名為“中維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其所接受捐款進行年度審計。然而,據媒體調查,中維會計師事務所是一家只有5個合夥人、30萬注册資本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而問題在於,所有社會捐款是否都全部進入紅基會?是否紅十字會系統內另有渠道也在接受並使用社會捐款?是否所有社會捐款及會員費等,都由中維一家進行審計或同時另有其他審計機構介入?是否前述所有款項都得到了審計?

  而事實上,除了中華慈善總會接受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審計外,別的官辦慈善機構都是由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