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魯迅之子 周海嬰的鏡匣人生

http://www.CRNTT.com   2011-10-23 09:17:00  


周海嬰鏡頭下的“滬上三姐妹”,其中之一馬新雲後來成為他的妻子。
 
  周海嬰的大半生都以“魯迅兒子”的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扮演著一個偉大父親的“護旗手”的角色。而他畢生保有的攝影愛好,以及他在攝影藝術領域的造詣和成就卻鮮為人知。

  直到2006年春節,周令飛在北京整理房間時發現一個樟木箱,打開一看,竟藏有父親70多年來拍攝的兩萬多張底片,每張底片都帶有底片夾,硬紙殼裡有透明的薄紙袋。他看到父親把底片一條一條地剪開放在裡面,並標好每張照片的拍攝時間和所用相機型號。

  “這裡面有這麼多底片啊?”周令飛問父親。“以前拍得太多了,也沒時間整理。”這偶然一句,觸碰了周令飛敏銳的神經。七十年代時,周令飛也曾在《解放軍畫報》當過攝影記者,直覺告訴他,這裡面一定藏著“寶貝”。第二天,周令飛就開始為父親整理底片,由於兩萬多張都是負片,他便花了一大筆錢將之掃描出來,保存在電腦裡。

  一張張照片翻過,民國時期上海特有的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態躍然眼前,有弄堂裡的中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也有弄堂外的街頭景象和社會風情。周令飛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四、五十年代,看到了父親年輕時生活的樣子。照片還包括1948年底許廣平母子隨新政協民主人士從香港北上,參加新中國民主政治籌建的場景。周海嬰作為當時唯一在場的記錄者,使得這組影像成為新政協歷史上的文獻孤本——這也是他自己最得意的照片。

  這使周海嬰的這批作品更加彌足珍貴。他曾在攝影集的自序中寫道:“在攝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樂趣,如今卻無意間為大家與小家留下了凝固的瞬間。”翻看著照片如獲至寶的周令飛難抑心中的激動,他感激北京幹燥的氣候讓這些“凝固的瞬間”得以留存,也使得他在周海嬰人生的最後幾年真正讀懂了父親。

“華中輪”上的歷史影像

  周海嬰自兒時起就對照相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親切感。”他寫道,“在鏡頭前我收斂調皮變成乖乖兒,這是鏡頭隨人生選擇的奇妙,抑或是我10歲便拿起相機開始記錄人生的機緣。”

  1936年魯迅去世的秋天,許廣平的健康狀況一直很不好。次年春節,母親的好友蔡咏裳來訪,並建議她帶8歲的海嬰去杭州修養散心。

  那便是周海嬰生平第一次按快門。“蔡咏裳阿姨帶了只蔡司牌小型相機,不時給我們拍照。我是生平首次按快門,可惜我的手震動不穩,拍的那幾張,圖像都不清晰。返滬後,她送來一叠照片,至今還留存在我的相册裡。”

  此後,周海嬰對攝影的興趣一發不可收拾。在三、四十年代,照相機和底片價格之昂貴是今日無法想象的。1943年,許廣平一位較富裕的朋友借給周海嬰一只小方木匣鏡箱,他才由此正式開始學習攝影。

  國共內戰爆發後,尤其是到了1948年,社會形勢日趨緊張,許廣平母子已處於重重監視之下,“母親作為魯迅夫人的社會地位已保障不了她的安全。”那年,周海嬰19歲,正痴迷於無線電收發,經考試取得了執照,還參加了“中國業餘無線電協會”。然而“即使有這個民間組織的牌子,仍然擋不住國民黨特務的懷疑。”他寫道,“巷子裡那些挑擔子的、補鞋的人從表情動作來看都不像生意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