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和田玉:注定破滅的神話

http://www.CRNTT.com   2011-11-21 12:12:10  


 
相關鏈接:百萬人狂挖最後的和田玉

  2007年10月21日07:53北京科技報 魏剛

  “最初玉石價格的上漲,刺激了迅速膨脹的開採,而掠奪性開採進一步刺激了收藏者的神經,玉石價格進一步飈升,挖玉也陷入進一步的瘋狂。”

——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副主任王時麒

  在北京玉器廠材料庫裡,剛從新疆和田回來的副廠長張繼光指著地上6塊一尺見方的玉料對記者說:“你看,我在和田待了一個月,就這點收獲,而往年怎麼也有幾麻袋。”正說著,張繼光的手機響了起來,原來賣給他玉料的新疆老板準備加價把玉料再買回去,被張繼光婉言謝絕了。

  11月3日,國內首次超大規模的和田玉原料精品拍賣會在北京落幕,拍賣總成交額在1450萬元左右。北京博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這次新疆和田玉籽料專場的拍賣成交額超過他們的預期。而近期,在國內拍賣行業裡拍賣新疆和田玉的紅火程度一點兒也不亞於書畫。隨著越來越多拍賣行介入,新疆和田玉又迎來新一輪漲價潮,與兩三個月前相比,不同等級的和田玉價格上漲了1到3倍。目前,市場上最好的和田羊脂玉籽料能叫到每克數千元甚至上萬元,比黃金要貴得多。

  和田市對張繼光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這個來自玉雕世家的中年人,在過去的20年中,每年都要來和田市6、7趟。因為這裡有一條流淌著財富的河,在昆侖山北坡發育的玉龍喀什河是和田玉籽料的源頭。

和田玉籽料20年漲了1000倍

  作為中國最大的玉石加工企業的工藝和採購的主管人,張繼光每年經手的資金上千萬,經手的玉料幾噸重。 

  2003年,他曾經在和田看上一塊3噸重的山料(在岩層中開採的玉料稱為山料,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塊稱為籽玉),當時賣家開價1500萬元。張繼光形容那時的籽料很便宜,都是成堆撮。但那以後,他每次去和田見到的玉料越來越小、越來越少了。

  在張繼光看來,今年和田玉料市場的變化最大,可以說是一個月一個樣子,一個月一個價格。“我3月份去和田的時候,市場上萬元的高檔料子(每克百元以上)每天能見到幾十塊,有挑選餘地。到8、9月份的時候,市場上能見到萬元級別的料子每天也就幾塊而已,這次我去和田一個月,趕了幾個巴扎,期間還去了總閘口、渠首、恰爾巴克、布雅、吉亞這些產料子的地方的集市,可以這麼說:“太失望了!要不是靠老朋友的關係,幾乎空手而歸。”張繼光介紹,現在越是離玉石產地近的地方,玉價越高,和田的玉價高於喀什,喀什的高於烏魯木齊。而且今年山料、籽料一起漲。最近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塊12公斤重的白玉山料就賣了600多萬元,平均5萬元/公斤。在2004年的時候白玉山料價格只不過是8000元/公斤,在1997、1998年的時候只有1500元/公斤。再往前10年,在80年代,山料價格80元/公斤。

  籽料價格飈升更讓人心驚。20世紀80年代,1千克好的籽料能賣到200多元,20世紀90年代,同類仔料1千克已漲到2000元。2003年非典以後,和田玉的價格有了突發性的增長,現在1千克仔料已經賣到20萬元了。從1980至2000年二十年間,價格上漲了1000倍。

  張繼光說,讓他印象最深的是20歲剛進廠時,玉器廠廢料堆的玉料成山,那時每天下班後,他都要撮一簸箕加工剩下的廢玉料扔出去,要是在今天,那一簸箕玉料怎麼也值好幾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