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廣昭:基層治理失序 本質是法治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12-09 11:50:22  


 
  “強拆”還在進行,“圈地”又已出現。目前中國出現一種“新圈地運動”的浪潮,這一波圈地潮與第一波地產商圈地不大一樣,這一波“圈地”的是地方政府。農村中因“圈地”和失地而起的群體性事件,接連不斷地發生。

  目前來看,大多數“強拆”和“圈地”,屬於政府和商人對民眾的掠奪,城市對農村的掠奪。背後反映的實質是政府的錯位、社會公平的缺位以及法治的虛位。

  面對權力和資本的掠奪,中國民眾則偏好選擇赴京上訪(也屬無奈之舉)。那麼,中國獨特的維權救濟手段——上訪——又是怎樣一種現狀呢?

  今年11月3日出版的《南方周末》頭版報道文章“調查組要來了”指出,在江蘇某縣存在一個信訪學習班:體罰、餓飯和挨打是主要學習手段;“同不同意,進了學習班都會同意”是其辦班口號。另外令筆者哭笑不得的是,文章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在那個地方被改造了11天,就在江獻蘭(訪民)神經崩潰到連自己名字都混沌的時候,這一天來了一個穿制服的,跟江獻蘭開始講政策擺道理,你知道什麼叫制度嗎?制度就是把你治到不敢上訪的程度!”這是筆者頭一次聽到“制度”一詞的這樣“精解”,以此或可管窺基層治理是怎樣一種亂象。

  緣何如此?筆者認為《人民日報》的觀點可謂中肯:當穩定的硬任務在“一票否決”壓力下被少數人曲解為“不出事”邏輯,有的地方幹部寄望於花錢“擺平”,或是不惜暴力截訪“壓平”,忽視了擔當群眾利益代言人、維護群眾權益這一重要職責,背離了維權才能維穩這一治本之策。簡言之,維穩被異化。

地方信任危機消耗中央執政權威

  當前中國大陸政治生態的最大問題在於:上層政策在下層的異化。中央推行的社會改革或行政改革一旦進入基層,往往被扭曲為對社會的控制或壓制。對於中國執政黨來說,目前面臨的多重危機中最為明顯的,便是社會信任危機。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所說:“基層幹部處於社會治理的最前沿,直接面對群眾,實質擔當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其能力和作風,都影響著當地群眾對執政黨的評價;部分地區幹群間缺乏信任,其產生的負面效應不僅在於當地,更在消耗整個執政黨的執政資源。”

  可見,中共領導層開始意識到,社會信任危機是自己的執政危機,還是槍杆子治不了的危機。事實上,地方政府多年來的異化維穩,使社會信任危機不斷擴大化、深刻化。近幾年,暴力抗爭事件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