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旅遊有望“提前”實現貿易自由化

http://www.CRNTT.com   2011-12-05 08:58:40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訊/世界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常態化,由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長期化,美國經濟增長遭遇結構性難題,日本通縮嚴重需求下行,國內通脹回落幅度有限,入境游傷筋動骨,國內游毛利率縮水嚴重,出境游結構性失衡,旅遊業宏觀戰略如何預判?中國青年報發表知名旅遊和文化學者裴鈺文章認為,未來5年,“提前”實現貿易自由化,或為中國旅遊重大的戰略轉折。

  文章稱,中國遊客出境旅遊,總有兩件心事,一熱一冷。暖心的事是,去東南亞旅遊,簽證快捷,價廉物美,按出行成本算,從北京到東南亞有時比到雲南還便宜。寒心的事是,前往美日歐,簽證手續繁瑣,有人錯誤地認為是一些國人被疑有偷渡、移民傾向所致。其實,“簽證難”應稱為“簽證壁壘”,是美日歐對華設置的服務貿易“非關稅壁壘”之一,即進入條件過於嚴格或缺乏透明度,以及冗長的審批程序,目的是遏制中國旅遊進出口貿易規模,從而有效保護本國服務業。

  東南亞出境游令國人暖心,因為中國和東盟(2007年)、新加坡(2008年)分別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統稱FTA)。FTA服務貿易模式涉及旅遊行業有四點:第一,境外消費國人在境外免稅購物;第二,跨境支付國人境外用人民幣結算;第三,商業存在允許中資旅遊企業對外投資;第四,自然人流動,比如商務人員只要符合基本健康標準和安全要求,即可獲得臨時入境許可。

  FTA根本原則是區域服務貿易自由化,可令會員國獲得規模經濟效應和競爭效應,從而有效提升本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典型的成功案例是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以下統稱NAFTA)。以兩個主要的服務業貿易指標評析:一個是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用以評判一個國家的服務貿易競爭力。墨西哥1994年RCA是1.87,2006年猛增為2.44(競爭力“很強”);另一個是服務業進出口的貿易比重,美國1993年為14.5%,2006年為12.6%;加拿大1994年為50.1%,2006年為48.2%。加入NAFTA後,美國、加拿大雙雙下降,墨西哥1994年為86.2%,2006年卻升為96.1%。通過NAFTA墨西哥占據美加高端市場,借助規模經濟實現了本國服務業飛躍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