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郭慶祥聊秋拍:泡沫和投機因素該被擠出去了

http://www.CRNTT.com   2011-12-09 14:14:03  


 
  聊收藏:今天的傳統在當年就是創新,今天的創新也將會成為未來的傳統

  由於受到高額經濟利益驅使,造假者技術手段往往很高,我也很受困擾,因此10年前就決定古畫不能碰,因為搞不懂,只有放棄。收藏投資不能頭腦發熱,要思考,沒弄清就要回避,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買,沒有百分百依據不能上手。急啥?慢慢來!

  收藏,不是比數量、比投資額度,而是要比境界、比學問、比誰有品質好的作品。一定要懂藝術價值。一個好的收藏家,要認識藝術品,被藝術品所打動,從而獲得幸福感和享受。但收藏家並非不能賣東西,不賣是不符合規律的。吳冠中的畫我也賣過,這是我不回避的。因為對於一個畫家來說,他一生的創作不一定都是精品;從收藏家角度來說,也有一個進步的過程, 10年前認為好的作品現在只覺得一般。把好的調進來,把不好的調出去,這才是一個成功的收藏家。這些年來,我更多的時間是與專業人士、藝術家交流,對藝術有了很多新看法,受益很大。

  今天的傳統在當年就是創新,今天的創新也將會成為未來的傳統。在我看來,創新的重要依據是要有時代精神和現代性。創新不等於成功,但成功者一定要有所創新。真正的藝術家不能脫離時代。在此基礎上,我覺得對吳大羽藝術體系要重新認識和研究。但在中國除業內人士,很少有人知道吳大羽,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等具有國際影響的藝術家正是受其教育和啟發的一代人,這些有發現和創造性的藝術家對國家美術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把東方的詩情畫意與西方的色彩形式美糅合在一起,又融入了當代情感,他們的思想、教育理念與國際是同步的,卻被長期埋沒了。

  這幾年我們主要關注趙無極、吳冠中、石齊、龍瑞幾位藝術家,今年我們在索斯比、佳士得都拍下了趙無極的作品,來年還會重點關注上海88歲老畫家、吳大羽的學生張功愨。我們選擇畫家很謹慎,要不斷研究藝術家的藝術價值,收藏哪位藝術家的作品也要經過專業人員嚴格論證。因為我們不是為了藏而藏,而是要把最好的創新畫家挖掘出來、宣傳出去,把代表當代中國的藝術家的好作品拿到歐洲展覽,讓世界了解中國繪畫藝術,傳播優秀中華文化。

  2011年12月08日09:53 記者 雲菲 來源:《中國藝術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